因為,該款藥物可能含未標示的類固醇地塞米松。中醫師冼麗生會協助衞生署進行追蹤接觸者及醫學監察工作。
衞生署首先在六月得悉以上藥物摻雜西藥,當時署方由醫院管理局轉介調查一宗三歲男童患上由藥物引致的庫欣氏症候群的個案。男童曾經有使用由上述中醫師供應的可疑藥膏的紀錄。經過政府化驗所的化驗,顯示在病人使用的藥膏樣本中檢測到類固醇地塞米松。
由於個案涉及懷疑非法行醫和非法管有未註冊藥物及第一部毒藥,署方已把個案轉交警方作出所需跟進。
其後,衞生署聯同警方於八月二日到該中醫師的診所採取行動,搜獲166樽可疑外用藥膏,而該名中醫師亦被拘捕。跟進調查仍然繼續。
衞生署發言人說:「該中醫師承認藥膏由他自行調製,但不知悉藥方中有類固醇的存在。」
同時,衞生署亦接獲另外三宗類似投訴個案。當中一個屬醫院管理局轉介的偶發個案,涉及一名十四歲男童;其餘兩宗來 自市民的查詢,投訴人表示懷疑他們的子女所使用由上述中醫師處方的藥膏含有類固醇。政府化驗所的化驗顯示,其中兩宗個案的樣本證實檢測到地塞米松。警方及衞生署的聯合調查正在進行。
發言人說:「高劑量的地塞米松,可引致庫欣氏症候群,病人會出現圓臉、高血壓、高血糖、肌肉萎縮、胃潰瘍,甚至是骨質疏鬆等徵狀。」
發言人強調:「因此,病人如有使用以上藥膏,應向醫護人員尋求意見。」
「待進一步進行所需的調查工作,警方及衞生署會就以上中醫師涉嫌觸犯非法行醫和非法管有未註冊藥物及第一部毒藥的罪名,向律政司徵詢意見。有關控罪的最高刑罰分別為罰款二十萬元及監禁七年和罰款十萬元及監禁兩年。」
(轉載自香港特區 政府網頁: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111/12/P201111120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