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與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合辦的第16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頒獎典禮,已圓滿結束。
大會今年增設「可持續消費獎」,鼓勵新聞界肩負起公眾教育的角色,令可持續消費的理念在消費者心中萌芽和成長。連同新聞、特寫、電視新聞、電視特寫、電台新聞、電台特寫、新聞攝影和校園組,8個組別共收到231份參賽作品。作品題材包括內地來港無牌行醫整容、護老院脫光長者衣服在露天平台等洗澡、鉛水恐慌等報道。
消費者委員會主席黃玉山教授,BBS,JP於活動致辭時讚揚傳媒專業求真的精神和努力不懈的敬業態度,令廣大市民能夠由更深更廣、更多角度,了解香港社會關於消費者權益的資訊。
主禮嘉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先生,GBS,JP於頒獎禮上指出:「傳媒報道消費新聞,除了能協助消費者作出選擇外,亦對政府的工作具有啟發性。」蘇局長特別感謝傳媒廣泛報導政府就不同行業設定的規管措施、《商品說明條例》及《競爭條例》等,讓消費者加以留意和警惕。
頒獎嘉賓也包括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女士、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鍾林枝先生及消委會副主席梁光漢先生。
頒獎典禮花絮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先生,GBS,JP致辭。
(左起) 消委會主席黃玉山教授,BBS,JP、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女士、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女士及蘇錦樑先生參觀作品展覽。
得獎人與主禮嘉賓及評判團合照。
黃玉山教授與可持續消費獎得獎人合照。
蘇錦樑先生與金獎得獎人合照。
岑倚蘭女士與銀獎得獎人合照。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鍾林枝先生與銅獎得獎人合照。
消委會副主席梁光漢先生頒獎新聞攝影組別優異獎。
得獎名單
組別:新聞
金獎: | 「黑醫」整容系列 譚皚璧 劉卓瑩 | 星島日報 |
銀獎: | 競爭法系列 邱雅錡 袁樂婷 冼韻姬 利君雅 葉真真 | 明報 |
銅獎: | 街市獨大 領展養肥「豬霸王」 小商戶冇運行 吳婉英 | 壹週刊 |
組別:特寫
金獎: | 劍橋護老院脫光長者等冲涼偵查報導 蔡傳威 廖穎琪 | 明報 |
銀獎: | 「醫保難保」系列 陳正怡 楊玉珠 張文鈴 | 香港經濟日報 |
銅獎: | 「零食陷阱」系列 張文鈴 陳正怡 | 香港經濟日報 |
組別:可持續消費獎 (報章及雜誌)
主題獎: | 「惜食有福」食物系列 鄧麗婷 陳宇軒 | 頭條日報 |
組別:電視新聞
金獎: | 《非接觸式信用卡易洩個人資料》 黃栩源 | now 新聞台 |
銀獎: | 《網上售賣食品氾濫》 何海凌 | now 新聞台 |
銅獎: | 促銷電話不受監管 鄭穎瑩 | 有線電視 |
組別:電視特寫
金獎: | 新聞透視:冰鮮有多冰 / 非法加油站 田彩玉 羅若安 |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 |
銀獎: | 視點31 - 大數據時代 鄔詠恩 | 香港電台電視部 |
銅獎: | 影射藥 吳光熙 | 有線電視 |
組別:電台新聞
金獎: | 《鉛水追蹤》貨不對辦 陳曉慶 朱錫君 | 香港電台 |
銀獎: | 「鉛」來越驗越「謊」 雷子健 | 商業電台 |
銅獎: | 《迎接競爭法》 朱錫君 賴綺玲 | 香港電台 |
組別:電台特寫
金獎: | 《營商誘導》系列 林家萍 崔蔚恩 任順熙 | 香港電台 |
銀獎: | 難分「爭」與假 潘志謙 陳業輝 彭彥翰 | 商業電台 |
銅獎: | P2P乘車新角度 李駿瑜 黃健臻 | 商業電台 |
組別:新聞攝影
金獎: | iPhone大賺神話幻滅, 首日「炒燶」,僅「玫瑰金」有市 張永康 | 香港經濟日報 |
銀獎: | Inundated By Agents 搶客掩眼法 郭顯熙 | The Standard |
銅獎: | 工展會Running Man 謝榮耀 | 蘋果日報 |
優異獎: | 鉛水襲啟晴,街頭取水日與夜,有苦說不清 陳永康 | 香港經濟日報 |
組別:可持續消費獎 (新聞攝影)
主題獎: | 抗議虐待鱷魚 易仰民 | 蘋果日報 |
組別:校園組
金獎: | 有價有市 翟偉豪 鄭影映 何詠雯 陳可童 | 香港中文大學 大學線月刊 |
銀獎: | 無審查無證明無防疫 網購寵物變走私 卜美銀 陳嘉詠 | 香港中文大學 大學線月刊 |
銅獎: | 中醫招牌列其他專科 涉違專業守則誤導病人 劉家豪 | 香港浸會大學 廣播新聞網 |
組別:可持續消費獎 (校園組)
主題獎: | Plug in and Drive On Brian Yu Emily Man Kelly Wong Teenie Ho Kar Hei Macau Mak Jeffrey Loa | Varsity, C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