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喺屋企都會洗吓碗碟,做吓家務。
講到洗碗碟,一支好嘅洗潔精好重要!點至算好?
即刻睇吓消委會嘅洗潔精測試大比拼,就知邊款最洗得﹗
今次測試嘅35款洗潔精,有一般配方,濃縮配方,同超濃縮配方三類。
測試將4毫升洗潔精混入清水,睇吓佢地可以洗乾淨幾多隻有污漬嘅碟。
揀洗潔精,梗要睇邊款洗得多!今次洗大餅嘅測試,結果都幾懸殊。
呢款平均洗到6.8隻污糟碟,而呢款最多,平均洗到38.6隻碟!
點解結果差咁遠﹖
一般嚟講,洗潔精嘅表面活性劑濃度越高,洗滌效能一般會較理想。
含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LAS、SLES同SLS嘅洗潔精,起泡同去油效果不錯,洗碗碟量都可能因此較多。
不過如果用咗含量高嘅SLS或SLES嘅洗潔精之後無用清水洗乾淨雙手,
表面活性劑會殘留喺皮膚表面,可能會刺激皮膚,或者造成繃緊、乾燥嘅感覺。
有時同一個品牌,除咗一般配方之外,仲有超濃縮或濃縮配方。
究竟佢哋係咪比一般配方洗得更多?
測試檢視咗4個品牌,發現佢哋嘅超濃縮或濃縮配方,比一般配方洗多7至19隻碟。
洗潔精唔單止要洗得,價錢都好重要。
究竟價錢平嘅樣本,佢地嘅洗碗碟效能,會唔會差啲呢?
以每10毫升零售價計算,呢8款價錢最平樣本,平均只洗到大約12隻碟,當中只有1款無檢出可致敏防腐劑。
平均零售價高少少嘅呢13隻樣本,平均洗到17.2隻碟,當中一半有可致敏防腐劑。
平均零售價再高啲嘅呢12款樣本,平均洗到近24隻碟,但仍有半數有可致敏防腐劑。
今次消委會嘅測試發現,6成樣本,即係21款含有可致敏防腐劑BIT、MIT,同CMIT。
究竟佢地對人體有咩影響呢?
消費者如果經常重覆接觸MIT、CMIT同BIT含量較高嘅洗潔用品,有機會令雙手出現皮膚炎。
市面上一啲洗潔精產品聲稱可以用嚟洗蔬果,究竟有無問題呢?
今次測試檢視咗6款洗潔精,聲稱可以同時用嚟洗蔬果,但其中5款都驗出MIT、CMIT或者BIT,
加上佢地都無列明相關成份,建議消費者最好避免用洗滌劑嚟清洗蔬果,尤其是已切開的水果。
睇完測試結果,睇吓消委會有咩貼士俾大家:
想知更多揀洗潔精嘅小貼士,記得留意497期,《選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