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市民,進食夏日果品龍眼荔枝時要小心,以免影響健康。
消委會測試發現,龍眼皮上有機會含保鮮作用的二氧化硫。11分樣本中,9分的果皮檢出二氧化硫,含量為百萬分之143至453。
二氧化硫可能令人有過敏反應,如哮喘等徵狀。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訂定的每日安全攝入量,體重60千克的人士,每日不宜攝取超過42毫克二氧化硫。
測試樣本購自本港不同地區的商舖,包括超級市場,街市生果檔和生果零售店,聲稱來自泰國(8分)、澳洲(2分)和海南島(1分)。
消費者可放心的是,只有果皮檢出二氧化硫,所有龍眼樣本的果肉都不含此化學物。
根據香港法例《食物內防腐劑規例》,新鮮龍眼肉不能含有任何防腐劑。
但消費者要留意的是清洗龍眼皮上的化學物或污垢時,若不連枝放在水中浸洗,可能會令果肉受污染。
兩分不連枝的龍眼放在水裡浸泡後,在果肉檢出約百萬分之54及60的二氧化硫。未浸泡的果肉不含任何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可溶於水,初步估計化學物被溶解後,有可能從除枝後的缺口滲了入果肉。同樣是放在水中浸泡,連枝的龍眼果肉沒有檢出二氧化硫。
清除二氧化硫的較佳方法,是將連枝的龍眼放在水流下沖洗,然後抹乾。測試發現這清洗方法可除去果皮上的大部分二氧化硫(最高達75%),但仍不能將果皮上的化學物完全去除。
消費者特別是易敏感人士進食龍眼時宜小心,處理龍眼後應先洗手才進食,不要用口咬開龍眼皮,更不宜將整粒龍眼連皮放進口。
今年荔枝豐收,但切勿進食過量。
近期有報道指過量進食荔枝會導致「荔枝病」,消委會非常關注。
中西醫學專家都認為過量進食荔枝可能會引起不適。
中醫認為「荔枝病」的其中一個類型是由低血糖而造成的發熱、抽筋、甚至昏迷。
西醫認為若身體對荔枝的成分敏感,便會產生過敏反應,如血壓下降、氣管腫脹、呼吸困難、皮膚浮腫、腸胃不適、暈眩和昏迷等。
一般人若對荔枝的成分沒有過敏,適量進食荔枝應不會有問題。
但糖尿病人應留意進食荔枝的限量。每日最多可吃7至8粒荔枝,與及不可再吃其他水果,以免攝取過多糖分。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