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瘦身,消費者委員會就一些消費者投訴及常見的糾紛例子,向消費者提出意見,以避免瘦身不成反惹來滿肚子氣。
消委會近年收到有關健身室的投訴數字持續上升,2002年有159宗,2003年為195宗,今年首半年已錄得143宗。
有消費者陪同朋友到健身中心,接受建議以嘉賓身分參加活動,交出身分證作登記保管,其後職員要求填寫會籍申請,否則不交回身分證,若證明公司有威嚇成分和意圖,消費者可以報警求助。
注意重點:
一 小心墮入誘導銷售陷阱
不要受「免費試玩」及「特平優惠」推銷計劃吸引,輕率地作出承諾。應先了解在甚麼情況下可取回訂金或證件,始將款項或證件交給健身中心。
二 簽署文件前要三思
不諳英文者可請公司提供中文譯本,以供參考,切忌在不明白的情況下,簽署任何文件。
三 了解「退會」政策
弄清楚「退會」的政策,例如是否須填寫專用退會表格、以掛號郵遞或親身送交退會表格、提前退會通知期、罰款及手續費等問題。
四 預繳式消費有風險
必須衡量本身的經濟能力及對該項服務是否有迫切性及長期的需要,否則可查詢能否改以月費及堂費等彈性較大的方式繳交。
五 退會記得取消「自動轉帳」
當取消會籍後,除了向公司正式通知註銷會籍外,亦需向付款銀行或信用卡中心發出取消自動轉帳通知,以避免公司繼續過帳。
六 切勿輕信口頭承諾
應向服務提供者再三查詢及索取宣傳單張,如有疑問,要求公司提供書面條款或個別職員簽署的特別承諾。可先行嘗試參加一些短期或較便宜的課程,待清楚瞭解該中心的管理及設施,並確定有餘暇作持續參與後,才轉購較長期的會籍或課程。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