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教科書價格升幅大-《選擇》月刊第357期

  • 2006.07.14

新學年的教科書售價平均升幅為小學4.2%和中學5.2%。

消費者委員會每年均進行教科書價格調查,今年的調查涵蓋35間出版社出版的729本廣用教科書,分別為353本小學課本及376本中學課本。

數據顯示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上升1.5%。

如撇除音樂科課本售價大幅下跌16.1%的因素,小學家長的負擔會更大。若僅計算4個主要科目的教科書(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和常識)售價,則平均上升了6.1%。

以科目計,英國語文教科書售價升幅最大,分別為小學8.1%和中學9.7%。

今年的紙價和印刷費與去年相若,教科書價卻仍上升,出版商提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成本上升,例如研發和編寫三三四高中學制課本大幅增加了薪金成本,油價上升令物流開支上漲,租金及銀行利息上升。業內競爭激烈,出版商須提供教學支援給學校,如教師培訓、校本課程設計等。

第二是學生人數隨出生率持續下降,令市場萎縮。部分學校進行校本課程,自行編製教材亦令教科書需求下降。

教育統籌局認為,輔助教材並非教科書的組成部分,其研發成本應分開計算,與及把兩者分開售賣,以降低書價及方便家長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是否購買。

教統局亦指,預備三三四學制與及出版社向學校提供支援服務,都不是導致書價上升的合理原因。

消委會進行調查時,得悉部分學校在選書期內尚未能收齊新學年的書價資料。

消委會認為,消費者及其代理人在選購前,必須有適時和充分的產品資料供其考慮,才能作出適當選擇。出版社應於每年4月提供資料,方便選書。

據了解,教統局正與教科書出版社磋商,盡早在新學年之前的4月或5月向學校提供教科書價格資料。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 包括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