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食油和食米的平均售價分別上升了16.3%和12.7%。
一組非食品 - 牙膏 - 亦錄得雙位數字升幅,平均升幅為15.6%。
以上三項都包括在消費者委員會的年度超市價格調查的200項貨品中,貨品出售點為本港三間大型超市 - 百佳、惠康和華潤萬家。
整體來說,200項超市貨品在去年的總平均售價比2006年上升了4.6%。
調查用的電子掃描數據(消費者實際支付的貨價)來自3間連鎖超市,200項貨品分為11大類,再細分為37組貨品分析。
詳細分析顯示所有11大類貨品的售價在去年都有上升,平均升幅由0.6%至15%。
紙品/家居清潔/洗衣用品的升幅最少,為0.6%。
升幅最大的類別是包括食油和食米的糧油食品類別,為15%。
罐頭食品的價格升幅中等,為6.1%。
將貨品再細分後,其中30組貨品錄得平均升幅由0.3%至16.3%。
除了食油(16.3%升幅)、牙膏(15.6%)和袋裝食米(12.7%)外,其他有顯著升幅的包括急凍食品(8%)、芝士(6.4%)、罐頭肉類(6.2%)、罐頭湯(5.8%)和薯片(5.6%)。
通脹帶動物價上升,一般常到超市購物的消費者都會感到支出大增。不過亦有部分超市貨品的價格逆市下跌。
5類貨品在去年的售價比2006年下跌0.9%至3.2%,包括:啤酒下跌了3.2%,嬰兒尿片下跌2.3%。
餅乾和中式粉麵的總平均價格則維持不變。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