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消委會公布首個兩周價格調查

  • 2008.05.07

一籃子食品和日丸用品消費者委員會今天(5月7日)公布首個每兩周進行一次的價格調查,調查的貨品包括食品和日用品,協助消費者對抗通脹。

主要目的是在通脹環境下提高市場的價格透明度,向消費者提供價格參考資料。

調查主要比較一系列貨品在不同零售點的售價-(一)大型超市、(二)小型連鎖及獨立雜貨店和(三)個人護理連鎖店及藥房。

每次調查會集中在同一地區進行,亦即是比較同區店舖的價格,顧客亦多是來自同區。調查包括的一籃子貨品每次都會不同,確保價格比較的可靠性。

首次調查在灣仔區進行,比較15款貨品的價格,於今早(星期三)從13個不同商舖收集。

價格比較的結果,反映不同零售店之間存在類似的定價差異情況,調查發現所有貨品的價格差距介乎1.7%至65.8%。

一般來說,大型超市出售的一些貨品售價,比小型雜貨店和藥房為高。但偶爾亦有貨品的售價低於其他類型的店舖,特別當有優惠推廣時。

價格差異最大的是一款頗流行食品,227克裝罐頭豆豉鯪魚。一間大型超市的售價為$19.9,但在小型雜貨店只售$12。

上述貨品的最高和最低售價相差$7.9,或65.8%,對一些因通脹壓力,令支出變得緊絀的家庭來說節省不少。相同貨品在其他商舖購買亦可節省,售價為$14、$16.9、$17和$18.9。

第二個售價差異較大的是一款400克裝米粉,由$5(凍肉店出售)至$7.4(兩間大型超市),市民可節省$2.4或48%。

其他有明顯差價的包括:1公升雞湯由$11.9至$16.9($5或42%)、420克裝鷹粟粉由$5.5至$7.5($2或36.4%)、370克煉奶由$9.2至$12($2.8或30.4%)。

調查亦包括一款5公斤泰國香米,售價由$43.9至$48.5(差異為$4.6或10.5%);946毫升粟米油由$32至$37.9($5.9或18.4%)。

一款貨品在一間大型超市錄得所有零售點中的最低價-100克麻油即食麵售$2.8。

若消費者不介意一次購入較大量同樣貨品的話,有些貨品的售價會明顯降低。這亦是大型超市近年常用的銷售策略。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若要對抗通脹,多比較和價格可在日常必須品支出上節省不少。

價格雖然重要,但只是消費者購物時考慮的因素之一,可能還有其它因素影響消費者的購物喜好。

調查結果可於消委會網頁瀏覽,或到消委會各消費者諮詢中心與及灣仔民政事務處諮詢中心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