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美容面膜的衞生程度合乎理想,愛美一族可放心使用。
測試結果與三年前所得的差異頗大,當時發現部分樣本的細菌含量超出上限。
最新測試顯示全部30款美白及/或保濕面膜樣本符合內地的2007年《化妝品衞生規範》標準。
盡管所有樣本通過衞生標準測試,但其中9個樣本檢到的菌落總數為每克或每毫升10個,不過仍遠低於標準的每克或每毫升1,000菌落總數的上限。
若傷口和眼睛接觸到含菌量過多的面膜,會增加感染風險。
此外,兩個樣本檢出含0.021%及0.44%的防腐劑水楊酸,含量符合標準規定的少於0.5%。
與上次測試另一項不同之處是今次未有檢出可遷移熒光物質,亦沒有發現霉菌和酵母菌 │ 其數量多寡可反映產品受污染程度及一般衞生狀況。
整體來說,微生物含量分析顯示美容面膜產品的品質有很大改善。
但消委會指出部分樣本的標籤仍缺乏重要資料,例如有效期限和成分名稱。
在30個樣本中,6個沒有標示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限,另外10個則只有其中一項。
該兩項資料十分重要,可幫助消費者在產品最佳狀態下使用及避免使用過期變壞的產品。
成分資料方面,3款樣本沒有成分表,一款只用日文標示。
個別人士可能對部分物質有過敏反應,成分資料對他們十分重要。若皮膚易受刺激或曾出現過敏情況,建議首次用新面膜產品前,用少許或剪小塊貼於臉側或頸部試用。
現時雖沒有法例要求化妝品必須標示以上資料,但製造商及供應商應主動提供,保障消費者。
美容面膜樣本的售價相差很大,由每片$3.3至$100。
消費者應根據說明使用,讓面膜留在面上,至指定的時間後將其棄掉。
敷面膜的時間不應太長,皮膚科醫生亦建議不宜每天使用。
若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有需要的話向醫生求診。不要將面膜敷在曬傷或受損皮膚上。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