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水由於具殺菌成分,故不少人亦用來消毒環境。不過若漂白水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鈉含量低於5.25%,便不適宜按1:99的比例來稀釋作殺菌之用。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29款家用漂白水,發現部分樣本的次氯酸鈉濃度未達5.25%,作出以上建議。
政府宣傳清潔和消毒環境時,建議以1比99的比例稀釋家用漂白水,預防人類豬流感的傳播。
測試顯示,29個樣本中,只有8個樣本的次氯酸鈉含量達5.25%或以上,1:99的稀釋比例是按漂白水含有5.25%次氯酸鈉作基礎。
3個樣本只是稍低於5.25%,其餘18個樣本的濃度只有1%至4.8%。
將濃度5.25%的漂白水按1:99的比例稀釋,得出的溶液約含500ppm氯,適合大部分環璄清潔用途。
要清潔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件或地方,須以比例1:49稀釋,溶液約含1,000ppm氯。
次氯酸鈉並不穩定,會隨時間而分解。消費者在使用次氯酸鈉含量較低的漂白水時,應適當調節漂白水的分量。
29款樣本中,16款的標籤有標示次氯酸鈉或有效氯的含量。但測試顯示其中11款的含量低於聲稱,差異由5%至36%。
測試結果已交予香港海關跟進,研究有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規定。
除有效成分的濃度外,樣本標示的生產日期/有效日期、雙語安全及瓶蓋設計也十分重要。
完全沒有標示生產日期或有效日期的9個樣本,部分亦是測試發現次氯酸鈉含量較低的樣本。可能是存放時間太長,或者已過了有效期。
此外,本會發現只有7個樣本採用兒童安全封蓋設計,以防止兒童輕易打開瓶蓋。但其中3個毋須同時用力按壓和扭動,只用一般方法已可扭開,未能有效防止兒童扭開。
另發現有4個樣本欠缺英文安全警告字句。
有關產品資料已轉交海關,了解是否違反《消費品安全規例》。
鑑於市面上家用漂白水的次氯酸鈉含量存在差異,若濃度超過或低於5.25%,建議消費者使用時適當調整稀釋比例,以達最佳殺菌效果。
由於次氯酸鈉的濃度會隨儲存時間下降,消費者不宜囤積家用漂白水。使用漂白水作殺菌用途時,應留意以下各點:
不要與酸性及其他家用清潔劑(例如通渠液、潔廁劑、金屬清潔劑、除蠟劑、玻璃清潔劑和焗爐清潔劑等)混合使用,否則可釋出有毒氯氣或其他有害物質。
用冷水稀釋,避免用暖水或熱水,否則會令次氯酸鈉分解,減弱殺菌能力。
在空氣流通的地方稀釋和使用。
儲存在陰涼乾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放近其他熱源。
存放在兒童無法接觸的地方。
稀釋後盡快使用,最好在24小時內使用,以確保其殺菌效能。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