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不少更年期保健食品,其功效聲稱令人存疑。
消費者委員會調查常見的女性更年期保健食品,發現非中藥類產品的成分主要為:大豆或異黃酮類萃取物、黑升麻、蜂皇漿、月見草油、骨膠原、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等。
但只有大豆和異黃酮類有科學研究證實,能有效減低潮熱現象、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的風險。
根據北美更年期協會,進食天然大豆食品,較進食異黃酮類保健食品或強化食品理想,因後者可能有攝取過量異黃酮類的潛在危機。
此外,異黃酮類的雌激素功能及其長遠影響,尤其是對曾經患上乳癌或屬於乳癌高危的女性是否安全,還未有定論。
消委會指出,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其他成分(黑升麻、蜂皇漿、月見草油、骨膠原、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能夠改善更年期不適。
根據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的資料,由於研究尚未能確定黑升麻是否有雌激素作用,故此患乳癌的女性,應避免進食黑升麻。
中藥配方產品方面,中醫專家指有些產品標籤所列的藥物只是組方的一部分,且用量不明,難以正確判斷其功效。
中醫選方用藥要根據辨證結果,因人而異,故不同女性服用這些產品效果必然不同,在部分女性可能有正面效果,但若在未確定自己體質的情況下服用,則可能會影響健康。
香港沒有特定的保健食品法例,保健食品是根據其成分及聲稱功能受不同條例監管,例如《中醫藥條例》、《藥劑業及毒藥條例》、《不良醫藥廣告條例》,或《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
衞生署表示,純粹由中藥組成的產品須受《中醫藥條例》監管;含有大豆、蜂皇漿或月見草油的產品,成分若以中醫理論為根據,則產品可被定義為中成藥,受《中醫藥條例》監管。
部分產品的標籤包含醫療聲稱,如「舒緩骨質疏鬆」、「減低陣發性皮膚熾熱感」、「舒緩更年期生理變化」,有可能須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註冊為「藥劑製品」。
另外,部分產品的標籤上出現治療「更年期綜合症」、「耳鳴」、「骨質疏鬆」等字眼,可能違反《不良醫藥廣告條例》。有關產品資料已交由衞生署跟進。
女性選擇服用更年期保健食品前,宜先請教註冊中西醫、藥劑師或營養師。
更年期是人生必經的自然階段,只是暫時性的,不是疾病。女士宜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保持適當體重,均衡飲食,多進食鈣質豐富的食物,保持心境開朗,以減低不適症狀及患上慢性疾病的機會。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