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女性更年期保健食品功效调查-《选择》月刊第350期

  • 2005.12.15

市面上有不少更年期保健食品,其功效声称令人存疑。

消费者委员会调查常见的女性更年期保健食品,发现非中药类产品的成分主要为:大豆或异黄酮类萃取物、黑升麻、蜂皇浆、月见草油、骨胶原、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等。

但只有大豆和异黄酮类有科学研究证实,能有效减低潮热现象、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根据北美更年期协会,进食天然大豆食品,较进食异黄酮类保健食品或强化食品理想,因后者可能有摄取过量异黄酮类的潜在危机。

此外,异黄酮类的雌激素功能及其长远影响,尤其是对曾经患上乳癌或属于乳癌高危的女性是否安全,还未有定论。

消委会指出,没有足够科学证据支持其他成分(黑升麻、蜂皇浆、月见草油、骨胶原、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能够改善更年期不适。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料,由于研究尚未能确定黑升麻是否有雌激素作用,故此患乳癌的女性,应避免进食黑升麻。

中药配方产品方面,中医专家指有些产品标签所列的药物只是组方的一部分,且用量不明,难以正确判断其功效。

中医选方用药要根据辨证结果,因人而异,故不同女性服用这些产品效果必然不同,在部分女性可能有正面效果,但若在未确定自己体质的情况下服用,则可能会影响健康。

香港没有特定的保健食品法例,保健食品是根据其成分及声称功能受不同条例监管,例如《中医药条例》、《药剂业及毒药条例》、《不良医药广告条例》,或《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

卫生署表示,纯粹由中药组成的产品须受《中医药条例》监管;含有大豆、蜂皇浆或月见草油的产品,成分若以中医理论为根据,则产品可被定义为中成药,受《中医药条例》监管。

部分产品的标签包含医疗声称,如「舒缓骨质疏松」、「减低阵发性皮肤炽热感」、「舒缓更年期生理变化」,有可能须根据《药剂业及毒药条例》注册为「药剂制品」。

另外,部分产品的标签上出现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耳鸣」、「骨质疏松」等字眼,可能违反《不良医药广告条例》。有关产品资料已交由卫生署跟进。

女性选择服用更年期保健食品前,宜先请教注册中西医、药剂师或营养师。

更年期是人生必经的自然阶段,只是暂时性的,不是疾病。女士宜维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适当体重,均衡饮食,多进食钙质丰富的食物,保持心境开朗,以减低不适症状及患上慢性疾病的机会。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