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家居拖鞋日日穿 逾半濕地防滑表現差 小心「被跣」

家居拖鞋日日穿  逾半濕地防滑表現差  小心「被跣」

拖鞋是起居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消費者揀選拖鞋,除講求穿着舒適外,對其防滑效能亦不可掉以輕心。衞生署在今年8月發表的《二零一八年非故意損傷統計調查報告書》指出65歲以上長者有74.5%的損傷事件都與跌倒有關,而當中近4成的損傷意外都是在家中發生。一對防滑表現佳的拖鞋,有助減低穿着者在家中滑倒的機會。本會測試了市面上30款家居拖鞋,發現樣本的防滑程度各異,近一半樣本在濕滑地面上的防滑表現不理想,即使部分聲稱「防滑」的款式,其防滑效能亦並非出眾,消費者須小心選擇合適的拖鞋,保障家居安全。

使用及選購貼士

  • 鞋底物料:以橡膠物料製造的鞋底一般都有較佳的防滑效果,但會較重。而橡膠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都較大,長時間穿着走路或會較易疲勞。
  • 摩擦系數:有研究指出長者或腳部機能較弱的人穿着摩擦系數太高的鞋或會損害其腳踝,以及較容易絆倒。建議有關人士選購摩擦系數適中的拖鞋款式。
  • 鞋底的坑紋設計:於濕滑的地面環境,宜選擇鞋底坑紋較深較闊的款式,有助排開地面上的水分。
  • 防滑聲稱:市場上有部分拖鞋產品聲稱「防滑」、「止滑」,惟產品卻未有標明在哪一種地磚或地板以及哪一種地面狀況上有此效能。是次測試結果亦顯示,部分有「防滑」、「止滑」聲稱的樣本,在某些測試地面的防滑能力欠佳。因此,消費者不宜盡信產品聲稱的「防滑」、「止滑」效果。
  • 合適尺碼:選擇大小合適的拖鞋,以免行走時絆倒。
  • 定期檢查及更換:在穿着一段時間後,鞋底坑紋會逐漸磨耗,其抗滑性也會下降。應定期檢查鞋底坑紋,如果坑紋被磨平,最好立即更換。
  • 避免放在高溫環境或受陽光長時間照射:拖鞋的物料一般為塑膠,在高溫環境下或受猛烈陽光長時間照射,或會改變其物料的彈性,影響其防滑效能。

滑倒、跌倒的後果可大可小,嚴重者可引致頭部創傷、骨折,若在獨處時發生,甚至可能因失救致死。若要避免在家中滑倒或跌倒,除了穿着防滑效能良好的拖鞋外,亦應從家居環境着手。

 

經常檢視家居環境,避免地面有水漬,亦應盡量避免在地上擺放雜物,以減低長者滑倒/絆倒的機會。如地面有破損、凹凸不平,便應盡快修補。同時亦應保持室內光線充足。在浴缸或淋浴處放置防滑膠墊,切勿使用毛巾、舊衣物等沒有防滑功能的物品當作地氈,並在有需要的地方安裝扶手。

 

步伐不穩、平衡力差是長者容易跌倒的主要原因,恆常做體能活動,強化肌肉和提升協調能力,對防跌倒尤其有用。即使在家中,長者亦應穿着合適的衣物及鞋履,避免穿着過長、過鬆或過緊的褲子以減少絆倒的風險。此外,長者亦應避免在家中赤腳或只穿襪子在地面上行走,尤其於濕滑的地面上。

是次測試主要比較樣本的防滑表現,未有就其舒適及耐用度等進行比較。結果顯示,防滑表現理想的樣本中,價格差異頗大。而測試樣本中價格最高的一款,其防滑效能卻未如理想。因此,產品的價格未必與其防滑表現有直接關係。整體而言,11款樣本(#1至#9、#21及#22)的防滑表現不俗,總評分有4.5星或5星,惟#8在濕滑瓷磚上的防滑表現則較遜色。消費者宜按個人需要或要求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