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家居拖鞋日日穿 逾半濕地防滑表現差 小心「被跣」

家居拖鞋日日穿  逾半濕地防滑表現差  小心「被跣」

拖鞋是起居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消費者揀選拖鞋,除講求穿着舒適外,對其防滑效能亦不可掉以輕心。衞生署在今年8月發表的《二零一八年非故意損傷統計調查報告書》指出65歲以上長者有74.5%的損傷事件都與跌倒有關,而當中近4成的損傷意外都是在家中發生。一對防滑表現佳的拖鞋,有助減低穿着者在家中滑倒的機會。本會測試了市面上30款家居拖鞋,發現樣本的防滑程度各異,近一半樣本在濕滑地面上的防滑表現不理想,即使部分聲稱「防滑」的款式,其防滑效能亦並非出眾,消費者須小心選擇合適的拖鞋,保障家居安全。

測試結果

現時國際間沒有針對家居拖鞋的防滑效能的安全要求。參考ASTM F3445-21標準中有關安全鞋的防滑效能要求,安全鞋的鞋底在乾及濕的粘土磚上的摩擦系數最小應達0.4;而台灣標準CNS 16037中有關一般鞋具的防滑效能要求,則規定鞋底腳跟位置及全鞋在濕瓷磚上的摩擦系數應分別達0.28及0.3;國際鞋類行業未有就家居拖鞋制定工業標準,惟就一般鞋具所訂立的防滑效能要求則是鞋底腳前掌及腳跟位置的摩擦系數應達0.3或以上。

 

由於安全鞋的用途、規格與家居拖鞋很不同,而CNS 16037的測試方法與本會所採用的ASTM F2913-19標準亦略有不同。因此,本會參考鞋類行業的摩擦系數建議值作為是次測試的基本防滑效能要求。

2 款在乾燥地面的防滑表現欠佳

測試結果顯示,26款樣本(#1至#18、#20至#26、#30)在4種乾燥的測試地面上皆有理想的防滑表現,所得的摩擦系數達0.3或以上。當中#1至#4、#7、#8、#21及#24的防滑表現較好,樣本的鞋底腳前掌及腳跟位置在各測試地面上所得的摩擦系數均達0.6或以上,防滑能力較高。

 

「Pansy」(#27)在乾燥的粘土磚、瓷磚及木地板上的防滑效果雖然不錯,惟在膠地板的防滑表現則較遜色,鞋底腳前掌及腳跟位置的摩擦系數在膠地板上分別只有0.24及0.28。

 

「Naxos」(#19)及「With」(#29)在乾燥地面的整體防滑表現欠佳,在瓷磚、木地板及膠地板上所得的摩擦系數都只有0.2至0.28,穿着時滑倒的風險或較高。

逾半樣本在濕滑地面防滑表現欠理想

在芸芸家居意外中,因地面水漬引致的跌倒意外所佔比例甚高。當地面被沾濕時,水分會變成潤滑劑般,減低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大增加滑倒的風險,尤其是平衡力較弱的長者。為模擬地面上出現水漬的情況,技術人員將蒸餾水均勻噴灑在測試地面上,使其表面形成一層水膜,然後再以拖鞋樣本在該濕滑模擬地面上進行測試。

 

全部樣本在濕滑的測試地面上的防滑效能皆不及在乾燥地面上的表現,所得的摩擦系數都明顯低於在乾燥地面測試所得的系數。只有14款樣本(#1至#7、#9、#11、#13至#15、#21及#22)在4種濕滑的測試地面上的摩擦系數全部達到0.3或以上。以「科柔」(#1)的整體防滑表現最好,各測試地面上的摩擦系數都達0.6或以上。

 

其餘16款樣本(#8、#10、#12、#16至#20、#23至#30)在濕滑的測試地面上的防滑表現均欠理想,以Sport交叉塑膠拖鞋(#20)及「Lucky Original」(#30)的表現最差,在4種濕滑的測試地面上所得的摩擦系數只有0.14至0.29,低於參考值0.3。

3款在濕瓷磚上防滑效能低

浴室、廚房普遍以瓷磚為地面,平滑的瓷磚若因洗澡、洗手、清潔等而被沾濕會容易令人滑倒。各樣本在濕瓷磚上所得的摩擦系數由0.16至0.7,當中14款樣本(#8、#16至#20、#23至#30)的鞋底腳前掌及/或腳跟位置於濕瓷磚上測試量得的摩擦系數只有0.16至0.29,防滑表現不理想。#20、#29及#30所得的摩擦系數更只有0.2或以下,在濕瓷磚上行走時或未能提供足夠的防滑效果。

 

消費者一般都認為塑膠拖鞋能防水防滑,較適合於浴室穿着。惟測試發現,14款在濕瓷磚上防滑表現較差的樣本中,有6款為塑膠拖鞋,而其中「Miniso」(#17)更聲稱為浴室拖鞋。由此可見,塑膠拖鞋或聲稱適合於浴室穿着的拖鞋並不代表在濕滑地面上有較好的防滑效能。

防滑效能在濕滑的木/膠地板上會顯著下降

木地板及膠地板多用作客廳、睡房的地板,被弄濕的機會相對較浴室或廚房小。不過,當環境極潮濕或是意外倒瀉水時,地板亦會因此而變得濕滑。大部分樣本在乾燥的木地板或膠地板上都有較理想的防滑表現,惟在濕滑的木地板及膠地板上,防滑程度則顯著下降。14款樣本(#10、#12、#17至#20、#23至#30)的鞋底腳前掌及/或腳跟位置在濕滑木地板及/或膠地板上所得的摩擦系數只有0.14至0.29。

鞋底物料、坑紋、軟硬度皆影響防滑效能

地板的材質、狀況(例如:乾、濕、有否污染物等)、鞋底所用的物料、坑紋設計、軟硬度皆影響拖鞋的防滑效能。

 

一般而言,拖鞋的鞋底物料主要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PVC)、橡膠(rubber)、熱塑橡膠(TPR)等。另有一些拖鞋款式的鞋底會以棉布、合成纖維、皮革或人造皮革等物料製造。

 

#23及#27的鞋底為無坑紋設計。

#23及#27的鞋底為無坑紋設計。

是次檢測的樣本中,大部分的鞋底都屬「膠底」,並以EVA為主。「HÓME CÓORDY」室內拖鞋(#23)及「Pansy」(#27)的鞋底則主要為聚酯纖維、合成纖維或PVC皮革物料。除鞋底物料與其他樣本很不同外,#23及#27的鞋底亦為無坑紋設計。「SensFoot」(#2)、「貝家」牛皮開口拖鞋(#21)及「OKA」(#24)聲稱鞋底物料為橡膠、熱塑橡膠,而測試結果顯示此3款樣本在各乾燥測試地板所得的摩擦系數數值都頗高,相信是與其橡膠/熱塑橡膠鞋底物料有關。

#1(中)、#2(右)及#24(左)的鞋底設有顆粒狀坑紋,在乾燥地面上都能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1(中)、#2(右)及#24(左)的鞋底設有顆粒狀坑紋,在乾燥地面上都能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除物料外,鞋底坑紋的設計及深淺程度亦會影響拖鞋的防滑效能。本會檢視各拖鞋樣本的鞋底坑紋設計,發現設有顆粒狀坑紋的樣本,例如「科柔」(#1)、「SensFoot」(#2)及「OKA」(#24)在乾燥地面上都能提供良好的抓地力,防滑能力較高。

#20(右)、#28(左)及#30(中)的鞋底都較平滑及坑紋都較淺,致使在濕滑地面上的摩擦系數都較低。

#20(右)、#28(左)及#30(中)的鞋底都較平滑及坑紋都較淺,致使在濕滑地面上的摩擦系數都較低。

當地面有水時,水對鞋底和地面之間的接觸起了潤滑作用,令摩擦系數下跌。鞋底的坑紋就是幫助將地面上的水分從鞋底邊緣排出,增加鞋底與地板表面的接觸面積,提升其抗滑能力。不過,若鞋底的坑紋深度不足,或未能將水完全排出,有機會影響防滑效果。檢視於濕滑地面上防滑表現較差的樣本,例如Sport交叉塑膠拖鞋(#20)、「Esprit」(#28)及「Lucky Original」(#30)等,其鞋底都較平滑及坑紋都較淺,有機會因而減低排水能力,致使在濕滑地面上的摩擦系數都較低。

 #19(左)及#29(右)鞋底坑紋都屬淺橫紋的設計。

#19(左)及#29(右)鞋底坑紋都屬淺橫紋的設計。

「Naxos」(#19)及「With」(#29)的鞋底物料與坑紋設計相似,屬淺橫紋的設計,而該2款樣本的整體防滑表現都不太理想,這或與其鞋底物料及坑紋設計有關。坑紋愈深愈闊及分明,有助增加着地時的摩擦力,減低滑倒的風險。

 此外,有海外研究指柔軟的鞋底由於與地面有較大的接觸面積,普遍都會有較佳的防滑效果,穿着時也較舒適。不過,若拖鞋的鞋底太軟,在行走時則容易失去重心,而且鞋底的坑紋有機會因為踩踏的壓力而改變甚至消失,從而減低防滑效能。因此,選購拖鞋時宜選擇鞋底軟硬度適中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