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標示
留意部分標籤標示不理想
近2成樣本成分資料透明度欠佳
- 檢視發現7款(#2、#5、#7、#15、#17、#26及#31)樣本(17.5%)沒有在產品上標示任何成分資料,成分資料的透明度並不理想,部分供應商並沒有提供所用殺菌劑的化學名稱。
- 其餘樣本雖然有標示成分,但標示資料的詳細程度則差異很大,部分只提供非常簡單的成分資料,例如含有水、界面活性劑等,較詳細的則有列出主要成分的名稱,甚至香料名稱等。
- 清晰而詳細的成分標示有助消費者安全及正確地使用清潔劑。部分消費者或不想使用或接觸含有某些成分的產品,例如殺菌劑、limonene或linalool等易致敏的香料。若產品詳細標示成分、可讓消費者知所選擇。
- 參考歐洲的清潔劑條例EC 648/2004,製造商須於包裝上標示內含成分及含量範圍,如產品含有殺菌劑、香料或防腐劑等必須標示物質的化學名稱。
- 本會呼籲供應商參考外地的相關規例,詳細標示成分資料,讓消費者可知所選擇。
雙語安全標籤不理想
- 有關安全的警告句語或注意事項應以中文及英文標示,讓消費者容易明白。
- 檢視發現5款樣本的雙語安全標籤不理想。樣本#1只有「請勿讓兒童接觸」用中文及英文標示,餘下的字句包括「不要混合其他清潔劑使用」及「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使用」等資料為日文及英文標示。
- 樣本#9雖然有標示含檸檬酸,但只用中文標示可造成眼睛刺激,造成皮膚刺激/過敏的警告語。

標籤只有日文及圖案說明「不要和漂白劑併用」等資料,消費者可能因不懂日文而誤用
- 樣本#20只有日文和英文的注意事項,沒有中文標示。樣本#29標示含鹽酸,並標示「危險」,但只用日文標示使用方法及「不可接觸眼睛」、「不要和漂白劑併用」等字句,消費者可能因不懂日文而誤用。
- 樣本#34只有「請勿讓兒童接觸」用中文及英文標示,而產品的使用方法「必須單獨使用」及「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使用」等則只有日文標示。
- 本會認為中文及英文標籤應包括產品的建議使用方法、適當的安全警告,例如「不要混合其他清潔劑使用」,「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使用」及「不要接觸皮膚及眼睛」等各種重要的安全訊息,本會已將上述產品的資料交予海關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