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眼霜要除皺、保濕又安全?
實試15款一較高低

眼周細紋和皺紋隨時暴露年齡的秘密;想撫平惱人的眼紋,不少女士都會試用不同款式的眼霜。為協助消費者選擇有效除皺、保濕又安全的產品,本會試驗和評估市面上15款除皺眼霜,當中部分為網絡討論度較高的型號、有價格較大眾化的開架款式,亦有專櫃品牌的產品。本會首次邀請亞洲女性試用者,就眼霜產品進行為期30日的試驗,評估各款樣本的除皺和保濕等功效;又檢測產品成分的安全。結果顯示,全部樣本都有不錯的保濕效果,當中3款保濕效果相對較突出;惟大部分樣本的除皺效果只屬中等,有1款除皺效果相對出色。另外,在除皺效果相對較理想的樣本中,個別檢出游離甲醛,亦有部分檢出香料致敏物質,皮膚較易過敏的用家要格外留神!

化學安全程度

挑選眼霜除了考慮美容功效外,產品的化學安全程度同樣重要。由於眼周位置皮膚較脆弱,如果眼霜含有多種致敏物質,隨時增加皮膚過敏的機會。當中,防腐劑和香料更可能是引致眼皮範圍出現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元兇。

1款檢出游離甲醛

DMDM hydantoin是可以釋出甲醛的防腐劑。

DMDM hydantoin是可以釋出甲醛的防腐劑。

樣本中,只有「OLAY」(#9)1款檢出游離甲醛,檢出量為0.015%(相等於150ppm)。按相關樣本標示的成分列表,產品配方添加了可釋出甲醛的成分DMDM乙內酰脲(DMDM hydantoin),而該成分在化妝品中普遍用作為防腐劑。

現時內地《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和歐盟《化妝品條例》(下文簡稱為歐盟《條例》)規定,所有含特定可釋放甲醛物質的化妝品,當成品中甲醛濃度超過0.05%(500ppm)(以游離甲醛計),都必須在產品標籤標示「含甲醛(contains formaldehyde)」的警示。若以這個標示要求,相關樣本並不需要作相關警告。

 

不過,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於2021年公布的意見書指出,相關標示甲醛的警示限值水平(warning threshold limit)並不足以保障對甲醛有過敏反應的人士,為加強保障,該委員會認為若產品釋出游離甲醛的濃度達到0.001%(10ppm)便應作出相關警示。及後,歐盟《條例》於2022年7月公布的修訂則規定,如果產品釋出的甲醛超過0.001%,便須標示「releases formaldehyde(釋出甲醛)」的警告字句,相關規定將於今年7月31日起生效。若以歐盟最新的標示規定,是次檢測中檢出游離甲醛的樣本日後便應於包裝上加上相關標示。

 

與此同時,內地相關規定訂明,化妝品中甲醛總量上限(以游離甲醛計)為0.2%(2,000ppm),是次個別樣本檢出的游離甲醛量符合相關規定。

 

在2015年,甲醛被美國接觸性皮膚炎協會(American Contact Dermatitis Society)選為年度接觸性致敏原(contact allergen of the year)。歐盟SCCS意見書引述研究指,對一般膚質而言(normal skin),經由接觸可釋出甲醛成分所釋出的游離甲醛而濃度達到130ppm至370ppm,已足以令對甲醛過敏人士引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及至2022年,比利時一份接觸性皮膚炎研究報告指,對甲醛過敏的人士,接觸低濃度水平的甲醛(例如30ppm)也有機會出現過敏反應。

 

故此,為安全起見,該等人士應避免選用含可釋出甲醛成分的眼霜。與此同時,本會呼籲相關產品生產商,於眼部護理產品中改用安全性較高(例如致敏機會較低)的防腐劑。

5款檢出香料致敏物

香料是化妝品中另一種為人熟悉的致敏物質。由於部分香料物質的致敏性較高,歐盟《條例》將26種物質介定為香料致敏物質(fragrance allergens),若化妝品中相關物質達特定濃度便須在標籤標示該等物質提醒消費者。以駐留類化妝品而言,若該些物質在產品中濃度達0.001%(10ppm),便要標示在成分列表內。本會參考歐盟規定檢測各樣本中26種香料致敏物質的濃度。

 

15款樣本中,10款完全沒有檢出香料致敏物。餘下5款樣本包括「L’Oréal Paris」(#2)、「SHISEIDO」(#3)、「fresh」(#5)、「The history of Whoo」(#8)和「雪花秀」(#15)檢出香料致敏物,總量由0.0018%至0.2403%不等。

 

當中以「The history of Whoo」(#8)檢出的總量最高,而檢出的香料致敏物質種類亦最多,合共檢出8種,惟相關樣本的標籤上並沒標示成分列表,消費者無法靠成分資料得悉產品含有相關香料致敏物質。若以檢出單一種香料致敏物的濃度而言,「fresh」(#5)檢出檸檬烯(limonene)的濃度最高,達到0.13%。

 

一般而言,致敏物種類愈多,或者濃度較高,可能引致過敏反應的機會相對較高,本會促請相關生產商檢視產品香料致敏物的種類和含量,以及在標籤上作適當相關標示。除樣本#8外,其餘4款檢出香料致敏物的樣本,相關產品包裝上的成分列表都有標示檢出的香料物質,該等樣本標籤資料的可靠程度令人滿意。

 

樣本中,較普遍檢出的香料致敏物有檸檬烯、芳樟醇(linalool)和香茅醇(citronellol)。當中,檸檬烯和芳樟醇可以為產品帶來花香或果香氣味。儘管這些氣味令人有愉悅和放鬆的感覺,但必須留意,當這些香料致敏物(包括檸檬烯、芳樟醇和香茅醇)在接觸空氣後,會被氧化並轉化成致敏性較高的物質,故此,消費者應當留意在使用產品若干時間後皮膚有否出現過敏反應,同時應特別留意產品建議使用期,過期產品所含的香料物質或會因為氧化而衍生出致敏度較高的物質。

 

對香料容易有過敏反應人士,除了避免選用含香料致敏物的產品外,亦要留意產品是否標示含有香料(fragrance或perfume)。是次檢測中,有8款樣本沒有檢出香料致敏物,標籤上亦顯示沒有添加香料,這些樣本較適合對香料過敏的人士選用。

接觸致敏原後,何時會有過敏反應? 

英國國家濕疹協會(National Eczema Society)指,過敏反應可以自接觸致敏原數小時至數日後才顯現,因而令人難以確定致敏的源頭。另外,即使十分微小分量的致敏物,也可引致濕疹發作。

 

2021年,美國有臨床眼科研究報告建議,要有效避免眼瞼皮膚炎(eyelid dermatitis)的出現,最理想的方法是確定引致過敏反應的源頭,並盡量避免接觸相關致敏原,否則,持續的痕癢以及擦拭眼睛的動作可能令症狀惡化。

3款檢出環矽氧烷化合物

樣本中,「The history of Whoo」(#8)、「OLAY」(#9)和「DR. WU」(#10)3款檢出環矽氧烷化合物,總量由0.217%至1.5%不等。3款全部檢出環戊矽氧烷(cyclopentasiloxane,簡稱D5),而#9則同時檢出微量環丁矽氧烷(cyclotetrasiloxane,簡稱D4)。

 

本會檢視該3款樣本的成分資料,當中只有2款標有成分列表;樣本#8的包裝沒有相關成分標示,不過,相關供應商向本會提供了產品詳細的成分列表。按供應商補充或標籤所列資料,樣本#8和#10添加了D5這種成分,但#9的成分列表中顯示產品配方並沒有使用D4或D5成分,相信樣本檢出的環矽氧烷化合物有機會源自其所用的矽聚合物(silicone polymers)成分,例如dimethicone、dimethicone crosspolymer和dimethiconol等。這些成分都可以提供順滑易推展的感覺,或者在皮膚上形成保護層,以幫助避免皮膚水分的流失。

 

歐洲化妝品協會(Cosmetics Europe)指出,現時D4並不常用作為護膚品的成分,但有機會以雜質形式存在於其他原料中,例如矽聚合物可能含殘餘D4和D5。

 

儘管在皮膚護理用品中,使用環矽氧烷化合物成分可以提供順滑的質地和觸感,亦可作為潤膚劑來調理皮膚,不過由於D4懷疑具生殖毒性(suspected to be toxic to reproduction),加上對海洋生物的毒性高,可能對海洋環境構成長遠的影響,所以建議生產商盡可能降低原料中所含的D4至技術上可行的最低水平。

 

自2020年1月31日起,歐盟規定在沖洗式護理用品中,D4和D5等環矽氧烷化合物的含量上限為0.1%。及至去年6月,歐盟提出公眾諮詢,預料將來或會限制相關物質在駐留類化妝品中的使用。

2款檢出維他命A成分

 

人體主要經由食物(包括蘊含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及營養補充劑)攝取所需的維他命A。儘管維他命A化合物具抗衰老效能,但頻繁使用含高濃度維他命A的皮膚護理用品,或可能令整體暴露水平過高。如果長期攝取過量的維他命A,可能引致健康問題,例如增加出現肝臟問題的機會。

 

視黃醇(retinol)和視黃醇乙酸酯(retinyl acetate)同屬維他命A成分。

視黃醇(retinol)和視黃醇乙酸酯(retinyl acetate)同屬維他命A成分。

歐盟SCCS的意見書指出,身體乳液產品中維他命A成分[(包括視黃醇(retinol)、視黃醇乙酸酯(retinyl acetate)和棕櫚酸維他命A(retinyl palmitate)]的最高使用濃度為0.05%(以視黃醇當量計算);而手霜、面霜及其他駐留類和沖洗式產品的最高使用濃度則為0.3%,均屬安全水平。

15款樣本中,只有「SHISEIDO」(#3)和「雪花秀」(#15)2款檢出維他命A成分。樣本#3檢出視黃醇乙酸酯,含量為0.094%;而樣本#15則檢出0.009%視黃醇。樣本檢出的維他命A成分含量均符合歐盟SCCS建議的安全水平。按相關樣本標示的成分列表,檢測結果與標籤資料吻合。此外,由於只有個別樣本檢出維他命A成分,而檢出濃度亦符合SCCS建議的安全水平,故此,這個項目的檢測結果只供消費者參考,並不會納入產品總評作計算用途。

樣本含維他命A成分,除皺效果更理想?

在眾多聲稱具抗衰老功效的護膚品成分中,維他命A成分是具有較多研究數據支持的成分,具抗氧化作用,可以促進皮膚製造膠原蛋白,故此,理論上有改善皮膚衰老、撫平細紋和皺紋的作用。因此,視黃醇和視黃醇乙酸酯等維他命A成分較常用於製造抗衰老和改善色斑的護膚品。

 

在維他命A成分中,視黃醇屬較難維持穩定的物質,容易受氧氣、熱力、光線、濕度、酸鹼值和重金屬等因素所影響;而視黃醇乙酸酯相對上較穩定,對皮膚的刺激程度亦較低。

 

2021年海外一份針對抗衰老化妝品的研究指出,若要達到顯著的面部抗衰老效果,產品配方中所含的視黃醇濃度需達到0.075%或以上;如果視黃醇的濃度較低(例如0.04%),對細紋的改善程度較不明顯,而對深層的皺紋則沒甚改善。

 

檢出維他命A化合物的2款眼霜樣本中,#3檢出的含量達到上述研究所指的有效抗衰老水平(0.075%),而檢出的視黃醇乙酸酯屬於稍為較穩定的成分;至於#15檢出的含量則低於該研究所指的有效抗衰老水平,檢出的維他命A成分穩定程度亦相對較低。本會檢視相關樣本的除皺效果發現,樣本#3的除皺效能不俗,而#15的除皺效能則為樣本間相對較遜色的型號。故此,不能一概而論指含維他命A成分的產品除皺效果必然理想。

 

另一方面,樣本#15採用闊口瓶盛載,使用期間瓶內的眼霜或較容易受外在環境因素所影響;而樣本#3則採用無氣泵裝(airless pump)設計,內容物受外在環境污染或影響的機會較小,有助穩定產品配方。相信產品配方所含維他命A化合物的種類和濃度、包裝能否妥善保存產品,以及整個產品配方,都有機會影響產品最終的美容效能。

 

本會建議,如果護膚品以維他命A化合物作為有效成分,生產商應特別留意配方的穩定程度,包裝設計能否有效保存產品,以及存放貨品的環境條件,以確保消費者於合理時間內正常使用產品,而產品配方所含的有效成分都能維持於可有效發揮效能的濃度,達致預期的美容效果和安全程度。

 

以維他命A化合物作為有效成分的產品若採用無氣泵裝的包裝設計,理論上可以減低內容物受外在環境污染或影響的機會。相反,若以闊口瓶盛載,產品或較易受環境污染或影響。

以維他命A化合物作為有效成分的產品若採用無氣泵裝的包裝設計,理論上可以減低內容物受外在環境污染或影響的機會。相反,若以闊口瓶盛載,產品或較易受環境污染或影響。

此外,消費者亦必須留意,部分人士在使用含有維他命A化合物成分的護膚品後,有機會出現刺激皮膚的情況,應按個人情況決定是否繼續使用產品。而在使用相關產品期間,建議避免暴曬,並宜做足防曬和皮膚保濕的措施。

 

本會檢視各款樣本的標籤資料,發現只有1款(#8)沒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產品的詳細成分資料,而該樣本為是次檢測中檢出香料致敏物質總量最高,以及種類最多的樣本。由於該樣本欠標示成分列表,消費者不能靠閱讀標籤而得悉該等致敏物質的存在,或會增加部分人士因使用產品而出現皮膚過敏的機會。

 

個別眼霜樣本的標籤顯示,產品開封後使用期只有3個月,消費者應特別留意,避免用上過期產品。

個別眼霜樣本的標籤顯示,產品開封後使用期只有3個月,消費者應特別留意,避免用上過期產品。 

至於使用期方面,全部樣本都標有生產期或使用期資料。在有標示開封後使用期(period after opening)的樣本中,建議的使用期由3個月至18個月不等。一般而言,採用無氣泵裝設計的瓶子盛載的樣本開封後使用期普遍較長。由於樣本間的使用期差異很大,消費者必須細閱產品標示,以免誤用過期眼部護理產品。否則,可能增加致敏或眼睛受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