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全程度
挑选眼霜除了考虑美容功效外,产品的化学安全程度同样重要。由于眼周位置皮肤较脆弱,如果眼霜含有多种致敏物质,随时增加皮肤过敏的机会。当中,防腐剂和香料更可能是引致眼皮范围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元凶。
1款检出游离甲醛
样本中,只有「OLAY」(#9)1款检出游离甲醛,检出量为0.015%(相等于150ppm)。按相关样本标示的成分列表,产品配方添加了可释出甲醛的成分DMDM乙内酰脲(DMDM hydantoin),而该成分在化妆品中普遍用作为防腐剂。
现时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和欧盟《化妆品条例》(下文简称为欧盟《条例》)规定,所有含特定可释放甲醛物质的化妆品,当成品中甲醛浓度超过0.05%(500ppm)(以游离甲醛计),都必须在产品标签标示「含甲醛(contains formaldehyde)」的警示。若以这个标示要求,相关样本并不需要作相关警告。
不过,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于2021年公布的意见书指出,相关标示甲醛的警示限值水平(warning threshold limit)并不足以保障对甲醛有过敏反应的人士,为加强保障,该委员会认为若产品释出游离甲醛的浓度达到0.001%(10ppm)便应作出相关警示。及后,欧盟《条例》于2022年7月公布的修订则规定,如果产品释出的甲醛超过0.001%,便须标示「releases formaldehyde(释出甲醛)」的警告字句,相关规定将于今年7月31日起生效。若以欧盟最新的标示规定,是次检测中检出游离甲醛的样本日后便应于包装上加上相关标示。
与此同时,内地相关规定订明,化妆品中甲醛总量上限(以游离甲醛计)为0.2%(2,000ppm),是次个别样本检出的游离甲醛量符合相关规定。
在2015年,甲醛被美国接触性皮肤炎协会(American Contact Dermatitis Society)选为年度接触性致敏原(contact allergen of the year)。欧盟SCCS意见书引述研究指,对一般肤质而言(normal skin),经由接触可释出甲醛成分所释出的游离甲醛而浓度达到130ppm至370ppm,已足以令对甲醛过敏人士引发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及至2022年,比利时一份接触性皮肤炎研究报告指,对甲醛过敏的人士,接触低浓度水平的甲醛(例如30ppm)也有机会出现过敏反应。
故此,为安全起见,该等人士应避免选用含可释出甲醛成分的眼霜。与此同时,本会呼吁相关产品生产商,于眼部护理产品中改用安全性较高(例如致敏机会较低)的防腐剂。
5款检出香料致敏物
香料是化妆品中另一种为人熟悉的致敏物质。由于部分香料物质的致敏性较高,欧盟《条例》将26种物质介定为香料致敏物质(fragrance allergens),若化妆品中相关物质达特定浓度便须在标签标示该等物质提醒消费者。以驻留类化妆品而言,若该些物质在产品中浓度达0.001%(10ppm),便要标示在成分列表内。本会参考欧盟规定检测各样本中26种香料致敏物质的浓度。
15款样本中,10款完全没有检出香料致敏物。余下5款样本包括「L’Oréal Paris」(#2)、「SHISEIDO」(#3)、「fresh」(#5)、「The history of Whoo」(#8)和「雪花秀」(#15)检出香料致敏物,总量由0.0018%至0.2403%不等。
当中以「The history of Whoo」(#8)检出的总量最高,而检出的香料致敏物质种类亦最多,合共检出8种,惟相关样本的标签上并没标示成分列表,消费者无法靠成分资料得悉产品含有相关香料致敏物质。若以检出单一种香料致敏物的浓度而言,「fresh」(#5)检出柠檬烯(limonene)的浓度最高,达到0.13%。
一般而言,致敏物种类愈多,或者浓度较高,可能引致过敏反应的机会相对较高,本会促请相关生产商检视产品香料致敏物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在标签上作适当相关标示。除样本#8外,其余4款检出香料致敏物的样本,相关产品包装上的成分列表都有标示检出的香料物质,该等样本标签资料的可靠程度令人满意。
样本中,较普遍检出的香料致敏物有柠檬烯、芳樟醇(linalool)和香茅醇(citronellol)。当中,柠檬烯和芳樟醇可以为产品带来花香或果香气味。尽管这些气味令人有愉悦和放松的感觉,但必须留意,当这些香料致敏物(包括柠檬烯、芳樟醇和香茅醇)在接触空气后,会被氧化并转化成致敏性较高的物质,故此,消费者应当留意在使用产品若干时间后皮肤有否出现过敏反应,同时应特别留意产品建议使用期,过期产品所含的香料物质或会因为氧化而衍生出致敏度较高的物质。
对香料容易有过敏反应人士,除了避免选用含香料致敏物的产品外,亦要留意产品是否标示含有香料(fragrance或perfume)。是次检测中,有8款样本没有检出香料致敏物,标签上亦显示没有添加香料,这些样本较适合对香料过敏的人士选用。
接触致敏原后,何时会有过敏反应?
英国国家湿疹协会(National Eczema Society)指,过敏反应可以自接触致敏原数小时至数日后才显现,因而令人难以确定致敏的源头。另外,即使十分微小分量的致敏物,也可引致湿疹发作。
2021年,美国有临床眼科研究报告建议,要有效避免眼睑皮肤炎(eyelid dermatitis)的出现,最理想的方法是确定引致过敏反应的源头,并尽量避免接触相关致敏原,否则,持续的痕痒以及擦拭眼睛的动作可能令症状恶化。
3款检出环硅氧烷化合物
样本中,「The history of Whoo」(#8)、「OLAY」(#9)和「DR. WU」(#10)3款检出环硅氧烷化合物,总量由0.217%至1.5%不等。3款全部检出环戊硅氧烷(cyclopentasiloxane,简称D5),而#9则同时检出微量环丁硅氧烷(cyclotetrasiloxane,简称D4)。
本会检视该3款样本的成分资料,当中只有2款标有成分列表;样本#8的包装没有相关成分标示,不过,相关供应商向本会提供了产品详细的成分列表。按供应商补充或标签所列资料,样本#8和#10添加了D5这种成分,但#9的成分列表中显示产品配方并没有使用D4或D5成分,相信样本检出的环硅氧烷化合物有机会源自其所用的硅聚合物(silicone polymers)成分,例如dimethicone、dimethicone crosspolymer和dimethiconol等。这些成分都可以提供顺滑易推展的感觉,或者在皮肤上形成保护层,以帮助避免皮肤水分的流失。
欧洲化妆品协会(Cosmetics Europe)指出,现时D4并不常用作为护肤品的成分,但有机会以杂质形式存在于其他原料中,例如硅聚合物可能含残余D4和D5。
尽管在皮肤护理用品中,使用环硅氧烷化合物成分可以提供顺滑的质地和触感,亦可作为润肤剂来调理皮肤,不过由于D4怀疑具生殖毒性(suspected to be toxic to reproduction),加上对海洋生物的毒性高,可能对海洋环境构成长远的影响,所以建议生产商尽可能降低原料中所含的D4至技术上可行的最低水平。
自2020年1月31日起,欧盟规定在冲洗式护理用品中,D4和D5等环硅氧烷化合物的含量上限为0.1%。及至去年6月,欧盟提出公众谘询,预料将来或会限制相关物质在驻留类化妆品中的使用。
2款检出维他命A成分
人体主要经由食物(包括蕴含丰富维他命A的食物及营养补充剂)摄取所需的维他命A。尽管维他命A化合物具抗衰老效能,但频繁使用含高浓度维他命A的皮肤护理用品,或可能令整体暴露水平过高。如果长期摄取过量的维他命A,可能引致健康问题,例如增加出现肝脏问题的机会。
欧盟SCCS的意见书指出,身体乳液产品中维他命A成分[(包括视黄醇(retinol)、视黄醇乙酸酯(retinyl acetate)和棕榈酸维他命A(retinyl palmitate)]的最高使用浓度为0.05%(以视黄醇当量计算);而手霜、面霜及其他驻留类和冲洗式产品的最高使用浓度则为0.3%,均属安全水平。
15款样本中,只有「SHISEIDO」(#3)和「雪花秀」(#15)2款检出维他命A成分。样本#3检出视黄醇乙酸酯,含量为0.094%;而样本#15则检出0.009%视黄醇。样本检出的维他命A成分含量均符合欧盟SCCS建议的安全水平。按相关样本标示的成分列表,检测结果与标签资料吻合。此外,由于只有个别样本检出维他命A成分,而检出浓度亦符合SCCS建议的安全水平,故此,这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只供消费者参考,并不会纳入产品总评作计算用途。
样本含维他命A成分,除皱效果更理想?
在众多声称具抗衰老功效的护肤品成分中,维他命A成分是具有较多研究数据支持的成分,具抗氧化作用,可以促进皮肤制造胶原蛋白,故此,理论上有改善皮肤衰老、抚平细纹和皱纹的作用。因此,视黄醇和视黄醇乙酸酯等维他命A成分较常用于制造抗衰老和改善色斑的护肤品。
在维他命A成分中,视黄醇属较难维持稳定的物质,容易受氧气、热力、光线、湿度、酸硷值和重金属等因素所影响;而视黄醇乙酸酯相对上较稳定,对皮肤的刺激程度亦较低。
2021年海外一份针对抗衰老化妆品的研究指出,若要达到显著的面部抗衰老效果,产品配方中所含的视黄醇浓度需达到0.075%或以上;如果视黄醇的浓度较低(例如0.04%),对细纹的改善程度较不明显,而对深层的皱纹则没甚改善。
检出维他命A化合物的2款眼霜样本中,#3检出的含量达到上述研究所指的有效抗衰老水平(0.075%),而检出的视黄醇乙酸酯属于稍为较稳定的成分;至于#15检出的含量则低于该研究所指的有效抗衰老水平,检出的维他命A成分稳定程度亦相对较低。本会检视相关样本的除皱效果发现,样本#3的除皱效能不俗,而#15的除皱效能则为样本间相对较逊色的型号。故此,不能一概而论指含维他命A成分的产品除皱效果必然理想。
另一方面,样本#15采用阔口瓶盛载,使用期间瓶内的眼霜或较容易受外在环境因素所影响;而样本#3则采用无气泵装(airless pump)设计,内容物受外在环境污染或影响的机会较小,有助稳定产品配方。相信产品配方所含维他命A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包装能否妥善保存产品,以及整个产品配方,都有机会影响产品最终的美容效能。
本会建议,如果护肤品以维他命A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生产商应特别留意配方的稳定程度,包装设计能否有效保存产品,以及存放货品的环境条件,以确保消费者于合理时间内正常使用产品,而产品配方所含的有效成分都能维持于可有效发挥效能的浓度,达致预期的美容效果和安全程度。
此外,消费者亦必须留意,部分人士在使用含有维他命A化合物成分的护肤品后,有机会出现刺激皮肤的情况,应按个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使用产品。而在使用相关产品期间,建议避免暴晒,并宜做足防晒和皮肤保湿的措施。
部分样本标签资料有待改善
本会检视各款样本的标签资料,发现只有1款(#8)没有以中文或英文标示产品的详细成分资料,而该样本为是次检测中检出香料致敏物质总量最高,以及种类最多的样本。由于该样本欠标示成分列表,消费者不能靠阅读标签而得悉该等致敏物质的存在,或会增加部分人士因使用产品而出现皮肤过敏的机会。
至于使用期方面,全部样本都标有生产期或使用期资料。在有标示开封后使用期(period after opening)的样本中,建议的使用期由3个月至18个月不等。一般而言,采用无气泵装设计的瓶子盛载的样本开封后使用期普遍较长。由于样本间的使用期差异很大,消费者必须细阅产品标示,以免误用过期眼部护理产品。否则,可能增加致敏或眼睛受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