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
何謂肌少症?
家中長者拿起重物、由一間房間走到另一房間、從椅子站起或上樓梯時會否很吃力,甚或容易跌倒﹖若有此等狀況,可能已患上肌少症。「肌少症」(或「少肌症」)並非單純的骨骼肌肉質量減少,還包括肌肉力量減退及/或體能表現持續下降。根據一項於2014年發表的本地研究發現,本港約有9%的65歲及以上人士患有肌少症;另根據一項在2022年發表關於疫情期間實施社交距離措施,對長者身體活動能力影響的研究報告,本港8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患有肌少症。
肌少症的概念早於80年代末已有醫學專家提出,其後陸續有專門針對肌少症的研究及討論,並逐漸受到各界關注。2016年,隨着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在國際疾病分類(ICD-10)列入肌少症診斷編碼,肌少症正式被界定為疾病。
中老年人每10年流失8%至15%肌肉
肌肉除了有助活動,也是身體儲存蛋白質的地方。當遇到壓力或飢餓時,身體會將肌肉的蛋白質轉化為能量,支持身體繼續運作,並有助血液循環及產生熱能以維持體溫。肌肉的質量和力量一般在20至30多歲時達到高峰,維持一段時間後便開始流失。
一般而言,40歲後,肌肉量平均每10年流失8%;而在70歲後,肌肉量流失得更快,每10年平均流失15%。若身形較細小、運動及營養不足,並且在年青時儲存的肌肉量不足夠,或會較早出現肌少症。另外,肥胖人士若肌肉質量流失伴隨脂肪增加,亦有機會患上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故不能單憑體型作判斷。
肌少症的成因
除了自然老化過程的影響,肌少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主要與年齡、老化、肌肉量流失和功能減退有關。後者則由其他因素引起,包括疾病(例如內分泌系統疾病、器官衰竭、或神經系統疾病)、營養不良(例如蛋白質或熱量攝取不足、腸胃或咀嚼功能變差影響吸收)及缺乏體能活動(例如久坐、長期臥床或身體因為疾病或意外導致某些部位有缺損甚至喪失功能)。
除了以上所列的高風險因素,如體重過輕(BMI<18.5)、患有腦退化症或有其他疾病(例如二型糖尿病、慢性氣管阻塞性肺病、心臟病等)亦屬於肌少症高危人士。
肌少症的風險
患有肌少症人士,日常生活及自我照顧能力普遍下降,例如上落床、由椅子站起或洗澡等會愈來愈難自行處理,須增加對別人的倚賴。此外,肌少症患者因肌力減退、下肢功能變差及平衡力欠佳而容易跌倒。若同時罹患骨質疏鬆症,更增加骨折的風險。即使成功完成骨折手術,由於肌肉量不足夠,手術後康復程度及手術效果或較一般人差。另外,肌少症患者的心臟或循環系統亦較容易出現問題。而近年有研究發現全身性肌少症會影響口腔及咽喉部位的肌肉群,可導致吞嚥障礙問題。
如何診斷肌少症?
根據歐洲老年人肌肉減少症工作組(EWGSOP)建議,診斷需要證明肌肉質量下降,以及肌肉力量減退或身體機能下降。然而,世界各地的判定值可能有所不同。其中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WGS)提出了較適用於亞洲人的診斷標準。如果懷疑自己患上肌少症,可進行初步評估,例如使用軟尺量度小腿圍(最粗壯部位),或以自評方式回答SARC-F或SARC-CalF問卷。若男性和女性測量的小腿圍分別少於34厘米和33厘米;或採用SARC-F問卷(涵蓋肌力、行走能力、起身、爬階梯及跌倒5個與平時活動有關的項目),如總分達4分或以上,應考慮進一步檢查,例如肌肉力量測試,以簡單儀器進行手握力測試(男性不少於28公斤、女性不少於18公斤);或肌肉功能或體能表現測試,包括6米步行速度測試,計算連續步行6米不應使用多於6秒;又或5次起立測試,計算連續5次從椅子站立不應使用多於12秒。視乎長者的身體狀況及能力,有關測試可考慮由基層醫療專業人士協助進行及分析結果。
至於確切的肌少症診斷,還需要以儀器量度肌肉質量,包括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EXA)(男性不少於7公斤/米2、女性不少於5.4公斤/米2)或生物電阻測量分析(BIA)(男性不少於7公斤/米2、女性不少於5.7公斤/米2),一般以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來評估身體肌肉量。
本會在今年5月檢視12間私營醫療機構(包括私家醫院)的服務中,只有3間有獨立提供與肌肉量有關的檢查(BIA、DEXA或包括長者跌倒、肌肉量及骨折風險評估),費用由$600至$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