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
何谓肌少症?
家中长者拿起重物、由一间房间走到另一房间、从椅子站起或上楼梯时会否很吃力,甚或容易跌倒?若有此等状况,可能已患上肌少症。「肌少症」(或「少肌症」)并非单纯的骨骼肌肉质量减少,还包括肌肉力量减退及/或体能表现持续下降。根据一项于2014年发表的本地研究发现,本港约有9%的65岁及以上人士患有肌少症;另根据一项在2022年发表关于疫情期间实施社交距离措施,对长者身体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报告,本港85岁或以上长者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患有肌少症。
肌少症的概念早于80年代末已有医学专家提出,其后陆续有专门针对肌少症的研究及讨论,并逐渐受到各界关注。2016年,随着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列入肌少症诊断编码,肌少症正式被界定为疾病。
中老年人每10年流失8%至15%肌肉
肌肉除了有助活动,也是身体储存蛋白质的地方。当遇到压力或饥饿时,身体会将肌肉的蛋白质转化为能量,支持身体继续运作,并有助血液循环及产生热能以维持体温。肌肉的质量和力量一般在20至30多岁时达到高峰,维持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流失。
一般而言,40岁后,肌肉量平均每10年流失8%;而在70岁后,肌肉量流失得更快,每10年平均流失15%。若身形较细小、运动及营养不足,并且在年青时储存的肌肉量不足够,或会较早出现肌少症。另外,肥胖人士若肌肉质量流失伴随脂肪增加,亦有机会患上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故不能单凭体型作判断。
肌少症的成因
除了自然老化过程的影响,肌少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主要与年龄、老化、肌肉量流失和功能减退有关。后者则由其他因素引起,包括疾病(例如内分泌系统疾病、器官衰竭、或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例如蛋白质或热量摄取不足、肠胃或咀嚼功能变差影响吸收)及缺乏体能活动(例如久坐、长期卧床或身体因为疾病或意外导致某些部位有缺损甚至丧失功能)。
除了以上所列的高风险因素,如体重过轻(BMI<18.5)、患有脑退化症或有其他疾病(例如二型糖尿病、慢性气管阻塞性肺病、心脏病等)亦属于肌少症高危人士。
肌少症的风险
患有肌少症人士,日常生活及自我照顾能力普遍下降,例如上落床、由椅子站起或洗澡等会愈来愈难自行处理,须增加对别人的倚赖。此外,肌少症患者因肌力减退、下肢功能变差及平衡力欠佳而容易跌倒。若同时罹患骨质疏松症,更增加骨折的风险。即使成功完成骨折手术,由于肌肉量不足够,手术后康复程度及手术效果或较一般人差。另外,肌少症患者的心脏或循环系统亦较容易出现问题。而近年有研究发现全身性肌少症会影响口腔及咽喉部位的肌肉群,可导致吞咽障碍问题。
如何诊断肌少症?
根据欧洲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工作组(EWGSOP)建议,诊断需要证明肌肉质量下降,以及肌肉力量减退或身体机能下降。然而,世界各地的判定值可能有所不同。其中亚洲肌少症工作小组(AWGS)提出了较适用于亚洲人的诊断标准。如果怀疑自己患上肌少症,可进行初步评估,例如使用软尺量度小腿围(最粗壮部位),或以自评方式回答SARC-F或SARC-CalF问卷。若男性和女性测量的小腿围分别少于34厘米和33厘米;或采用SARC-F问卷(涵盖肌力、行走能力、起身、爬阶梯及跌倒5个与平时活动有关的项目),如总分达4分或以上,应考虑进一步检查,例如肌肉力量测试,以简单仪器进行手握力测试(男性不少于28公斤、女性不少于18公斤);或肌肉功能或体能表现测试,包括6米步行速度测试,计算连续步行6米不应使用多于6秒;又或5次起立测试,计算连续5次从椅子站立不应使用多于12秒。视乎长者的身体状况及能力,有关测试可考虑由基层医疗专业人士协助进行及分析结果。
至于确切的肌少症诊断,还需要以仪器量度肌肉质量,包括使用双能量X光吸收仪(DEXA)(男性不少于7公斤/米2、女性不少于5.4公斤/米2)或生物电阻测量分析(BIA)(男性不少于7公斤/米2、女性不少于5.7公斤/米2),一般以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来评估身体肌肉量。
本会在今年5月检视12间私营医疗机构(包括私家医院)的服务中,只有3间有独立提供与肌肉量有关的检查(BIA、DEXA或包括长者跌倒、肌肉量及骨折风险评估),费用由$600至$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