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及院舍的應用
居家安老新思維 科技賦能獨立生活
本地的安老政策的方針是「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居家安老作為主流的養老模式,樂齡科技在其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些科技既能提升他們晚年的自理能力,又能減低無人照料所帶來的風險。
長者在社區生活時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難題,如長者行動不便、記憶力衰退等更會迎來更大的挑戰。科技的應用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令長者活得更自主自在。透過適老化、無障礙和智能化改造的家居環境,長者可以透過語音或應用程式更便捷地管理居所內的生活設備。
創新科技在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為長者提供更為全面的健康保障。以生產力局研發的「療癒新視界」為例,面對腦退化症病例日益增加,該項目通過手眼協調花藝佈置混合現實(MR)遊戲,能達到認知刺激療法的效果,從而幫助患者的肌肉和大腦功能恢復。該項目還支持遠程治療,並且可以通過眼球追蹤來監測患者的恢復進度。自動屈光度調整和手部追蹤更可以模仿現實操作,提升系統可操作性。
生產力局研發的「療癒新視界」通過手眼協調花藝佈置混合現實(MR)遊戲,
達到認知刺激療法效果。
院舍智能化轉型 提升照顧效能
除針對需要被照顧的群體外,樂齡科技還可以紓緩照顧者的負擔。特區政府早於2018年推出「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安老及康復院舍申請購置、租借和試用包括多感治療設備、電動位置轉移輔助器、床邊監察系統等各類型的科技產品,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
生產力局亦推動不少專為安老院舍和醫療系統而開發的樂齡科技方案。其中「智能床邊管理系統 - 老人及康復宿舍」運用物聯網技術紓緩院舍人手不足的問題,前線和行政人員均表示該系統可以提高監控效率和減少其工作量。該系統透過床邊傳感器和互聯網應用程式,監測院友的動作和身體狀況,實現實時和個人化的集中監控,並已在本地的日間護理中心和長者院舍內投入使用。另外,「智能無線護士站呼叫系統」能應對醫療系統內突發床位需求增高的情況。公立醫院在高峰時期的病床佔用率長期超出100%,因應環境所限,臨時病床未能配備有線護士呼叫系統。無線護士站呼叫系統的便攜式設計能在醫院環境內遠距離穩定傳輸訊號,亦能應用於安老院舍當中。
「智能無線護士站呼叫系統」的便攜式設計能在醫院環境內遠距離穩定傳輸訊號,
應對醫療系統內突發床位需求增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