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衞生署呼籲市民在停服「療濕痛」時應諮詢醫生意見

  • 2009.10.29

療濕痛含有無標示西藥成分衞生署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再次提醒市民不要購買及服食名為「療濕痛」的產品。該產品被發現含有無標示西藥成分,可能會引起嚴重副作用。

發言人同時建議長期服用該產品的市民在停止服用時,必須先尋求醫生意見,以免因突然停服而產生嚴重副作用。

衞生署是在調查一宗涉及一名曾服用「療濕痛」的六十六歲女子的個案後,作出以上呼籲。該女子停服「療濕痛」後,於十月十三日出現發燒、心跳加速、肚瀉、嘔吐及腹痛等徵狀。她被送往聯合醫院,證實患上因突然停用類固醇而引發的一種賀爾蒙異常疾病──愛迪森氏症危機(Addisonian Crisis)。病人現時情況穩定。

「療濕痛」早前被發現含西藥成分,包括潑尼松龍(prednisolone)及甲芬那酸 (mefenamic acid)。衞生署早前已呼籲市民停用該產品,並即時展開調查,發現有關商戶已停業。衞生署會繼續密切監察情況。

「潑尼松龍」屬類固醇,長期服用可引致圓臉,高血壓、高血糖及胃潰瘍。

「甲芬那酸」是非類固醇消炎藥,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惡心、胃痛及出血。

發言人表示,含「潑尼松龍」或「甲芬那酸」的產品均為處方藥物。在本港,如產品含有西藥成分,必須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註冊才可出售。管有或銷售未經註冊的藥劑製品,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罰款十萬元及監禁兩年。

正使用上述產品的市民,應盡快求醫及在醫生指導下停止服用該產品。

市民應將該產品銷毀,或可於辦公時間內,將產品交給衞生署位於九龍南昌街三百八十二號公共衞生檢測中心三樓的藥劑事務部辦事處。

轉載自香港特區政府網頁: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910/29/P200910290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