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再次提醒市民不要购买及服食名为「疗湿痛」的产品。该产品被发现含有无标示西药成分,可能会引起严重副作用。
发言人同时建议长期服用该产品的市民在停止服用时,必须先寻求医生意见,以免因突然停服而产生严重副作用。
卫生署是在调查一宗涉及一名曾服用「疗湿痛」的六十六岁女子的个案后,作出以上呼吁。该女子停服「疗湿痛」后,于十月十三日出现发烧、心跳加速、肚泻、呕吐及腹痛等徵状。她被送往联合医院,证实患上因突然停用类固醇而引发的一种贺尔蒙异常疾病──爱迪森氏症危机(Addisonian Crisis)。病人现时情况稳定。
「疗湿痛」早前被发现含西药成分,包括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及甲芬那酸 (mefenamic acid)。衞生署早前已呼吁市民停用该产品,并即时展开调查,发现有关商户已停业。衞生署会继续密切监察情况。
「泼尼松龙」属类固醇,长期服用可引致圆脸,高血压、高血糖及胃溃疡。
「甲芬那酸」是非类固醇消炎药,副作用包括肠胃不适、恶心、胃痛及出血。
发言人表示,含「泼尼松龙」或「甲芬那酸」的产品均为处方药物。在本港,如产品含有西药成分,必须根据《药剂业及毒药条例》注册才可出售。管有或销售未经注册的药剂制品,即属违法,一经定罪,可判罚款十万元及监禁两年。
正使用上述产品的市民,应尽快求医及在医生指导下停止服用该产品。
市民应将该产品销毁,或可于办公时间内,将产品交给衞生署位于九龙南昌街三百八十二号公共衞生检测中心三楼的药剂事务部办事处。
转载自香港特区政府网页:
http://sc.isd.gov.hk/gb/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910/29/P200910290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