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挑選黃油蟹須知-《選擇》月刊第335期

  • 2004.09.15

又是黃油蟹「當造」的時候,究竟怎樣才能稱得上是黃油蟹?

消費者委員會最近接獲一宗投訴黃油蟹黃油太少的個案。投訴人花了$760買入3隻標價$280一斤的「特級」黃油蟹。

投訴人指該3隻黃油蟹只有少量黃油,而蟹蓋內卻有大量蟹膏,懷疑並非真正的黃油蟹。

消委會徵詢業內專家的意見,專家以蟹殼內的黃油比例較少而蟹膏較多來看,判斷投訴人購入的是「膏油蟹」,屬於較次級的黃油蟹。

在消委會斡旋下,店方同意退回$254予投訴人。

業內專家表示,黃油蟹分為多個級別,難以單憑外觀來分辨。價錢須視乎蟹的質素而定,售價介乎$200至$500一斤。總體來說,優質黃油蟹的價錢一定不會太低。

最有效的分辨方法還是要等到烹煮後,揭開蟹蓋看看黃油滲透的比例和肉質,才能準確分辨。

消費者揀選黃油蟹時,可參照以下方法:

  • 蟹身及肢體要完整無缺,沒有黃油在身體滲出。
  • 在光線下,蟹身透出晶瑩通透的金黃色澤。
  • 可試行掀起蟹蓋看看是否有金黃色的油膏。但是在店舖選購時,店舖未必容許消費者這樣做。
  • 用手輕提起水草及用手指向蟹身輕輕一託,以感覺是否「重手」,「重手」者表示黃油蟹素質較好。

由端午節至中秋節是黃油蟹的當造期,嗜蟹者還有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購買前謹記參考今期《選擇》月刊提供的資料。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