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智能磅能否準確測脂-《選擇》月刊第338期

  • 2004.12.15

新一代智能浴室磅聲稱可量度身體脂肪百分比,但用者須知道部分產品的設計有其局限性。

消費者委員會與歐洲消費者組織 "Euroconsumers",共同測試12款磅秤,包括5款電子磅和7款智能磅。

所有智能磅能提供身體脂肪百分比量度數據,用者要先輸入個人資料(年齡、性別和身高),智能磅再利用生物電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量度體內有多少脂肪。

原理如下,當用者赤腳站在智能磅上,磅面會輸出不能感知的微電流通過身體。由於非脂肪組織和脂肪組織遇上電流時會產生不同阻力,智能磅量度和分析電阻後,代入方程式便可計算身體脂肪百分比。

但智能磅亦有其限制,由於智能磅樣本由腳至腳之間量度,可能會著重於腿部脂肪,而非全身,結果不排除會有偏差。

此外,準確度亦會容易受環境因素(如濕度)影響,及所選用的方程式是否適用於中國人。

消費者若要了解體脂狀況,應找醫生檢查。一般來說,身體質量指數(BMI)已提供可靠的肥胖程度評估。 BMI =(體重,千克)/(身高,米)2

以亞洲人的標準,BMI 介乎 18.5 至 22.9 之間較理想,BMI相等於或超出23為過重,相等於或超出25為肥胖。

BMI較智能磅的體脂百分比更具參考價值。不過智能磅可用作鼓勵有需要減肥人士繼續控制食量及多做運動。

消費者若考慮購買電子磅或智能磅,可參考《選擇》月刊的比較報告,選擇在體重量度項目中,表現良好的型號。智能磅的記憶功能方便用者無須每次重新輸入個人資料,選擇時可留意是否有足夠資料記憶,供家中使用智能磅測脂的人士使用,同時應比較顯示、日常使用方便程度、耐用和安全程度。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