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購買乾貨海味須知-《選擇》月刊第339期

  • 2005.01.14

為何螺片會充當鮑片?如何分辨雌雄花膠?怎樣可識別來自內地和日本的元貝和冬菇?

又是購買乾貨海味準備過年的時候,知道選購竅門是避免受騙的最佳方法。 消費者委員會報告正當合時,建議消費者如何分辨真偽乾貨海味。

原來巿面一般出售的「鮑片」只是由螺切片而成的「螺片」。下次購買「鮑片」要知道是「螺片」,付出的應該是螺片價,鮑片每斤由數千至上萬元。

至於花膠則有性別之分,即行內所謂「公」、「」,以花膠公的售價較高。花膠公在烹調後較結實,不會因受熱而溶化,花膠則較腍身。

兩者的分辨方法很簡單:花膠公長形直紋,肚身較厚而邊薄;花膠則厚度平均。

至於元貝和冬茹,一般以日本出產的比內地的為佳。

一般消費者難以憑外觀分辨出不同產地的元貝,購買前如店舖允許,可要求取一小塊試味。

與元貝一樣,來自中國和日本的花菇外觀很相近。可能有不誠實店舖會以中國花菇充當日本花菇出售。選購時要留意:冬菇底部要淺色、菇蒡要短、呈凹狀,嗅起來沒有酒酸味。

魚翅是中式酒席的佳肴。專家指魚翅乾品很少有仿翅充當真翅發售,但浸發後售賣的魚翅較易「魚目混珠」。

分辨真仿魚翅方法:烹過的真翅可揉成細小纖維,仿翅不可以。仿翅過火即腍,真翅則「彈牙」。

至於海參,開清洗內部時若發出難聞氣味,可能是浸泡時沒有勤換清水所致,或者是購買了壞的海參。但海參的霉爛部分只在浸泡時才會見到。

急凍海參較方便處理,但有些商人會加進化學物例如梳打,把海參以倍數發大,烹煮後會縮小,甚至帶有苦味。

為了保護環境,內地已禁止食用髮菜。消委會在2001年的測試中,發現大部分髮菜樣本都攙雜了澱粉質。

消費者可改以生菜代替髮菜為賀年菜式,亦有「生財」的諧音。 

真髮菜顏色較綠,浸泡後有少許彈性。假髮菜浸泡後呈黑色,按起來一團團,容易折斷。 

請參考一月份《選擇》月刊所提供的詳細選購指南。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