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超市顧客極受價格影響-《選擇》月刊第341期

  • 2005.03.16

香港的超市顧客一般追求價廉,經常留意貨架上的減價貨品,沒有即時需要也會預早入貨。

若慣用牌子沒有減價,他們會轉用有減價的其他牌子。

以上資料來自消費者委會員進行的消費者意見調查,訪問了1,009名18歲或以上、曾在過去半年到超市購物的消費者。

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者通常較多買減價優惠貨品;六成五受訪者表示當平日慣用的貨品正在減價或有其他優惠,而優惠又吸引,雖然沒有即時需要也會購買。

大約37%至48%的受訪會因慣用的牌子沒有減價優惠,而轉買有減價優惠的其他牌子貨品,或先到別處格價。

調查又詢問受訪者五種較常見的超市減價優惠,那一種最重要,結果顯示超市顧客非常實際。

七成五表示「直接減價」對他們的購物決定影響最大。

次為「買一送一、買二送一」(55.5%)、「加$1多一件」(42.7%)、「加送裝」(39.8%),較不重要的減價優惠是「送贈品或優惠券」(19.8%)。

超過六成的受訪者「經常」及「間中」留意超巿貨品減價優惠。56.6%從「報章廣告」獲得超巿減價優惠的消息,55.7%則來自「超巿店內」。

七成五受訪者每星期到超巿購物一至三次,5.7%高達一星期七次。

消委會在2004年修改超巿價格調查的方法,收集三間大型超市的掃描數據,有關數據能反映消費者在該些超巿購買貨品實際支付的貨價。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