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超市顾客一般追求价廉,经常留意货架上的减价货品,没有即时需要也会预早入货。
若惯用牌子没有减价,他们会转用有减价的其他牌子。
以上资料来自消费者委会员进行的消费者意见调查,访问了1,009名18岁或以上、曾在过去半年到超市购物的消费者。
调查发现超过六成受访者通常较多买减价优惠货品;六成五受访者表示当平日惯用的货品正在减价或有其他优惠,而优惠又吸引,虽然没有即时需要也会购买。
大约37%至48%的受访会因惯用的牌子没有减价优惠,而转买有减价优惠的其他牌子货品,或先到别处格价。
调查又询问受访者五种较常见的超市减价优惠,那一种最重要,结果显示超市顾客非常实际。
七成五表示「直接减价」对他们的购物决定影响最大。
次为「买一送一、买二送一」(55.5%)、「加$1多一件」(42.7%)、「加送装」(39.8%),较不重要的减价优惠是「送赠品或优惠券」(19.8%)。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经常」及「间中」留意超巿货品减价优惠。56.6%从「报章广告」获得超巿减价优惠的消息,55.7%则来自「超巿店内」。
七成五受访者每星期到超巿购物一至三次,5.7%高达一星期七次。
消委会在2004年修改超巿价格调查的方法,收集三间大型超市的扫描数据,有关数据能反映消费者在该些超巿购买货品实际支付的货价。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