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基因改造食物應附上標籤保障消費者-《選擇》月刊第341期

  • 2005.03.16

盡管基因改造食物的安全和監管制度一直備受關注,基因改造農作物還是越來越普及。

國際消費者聯會(國際消聯)把以基因改造食物為全球消費權益日活動的主題,並且列舉了以下統計數字:

  • 去年全球的基因改造農作物種植面積達81萬平方千米,比2003年增加了20%。
  • 同年,4種主要基因改造農作物(大豆、棉花、菜籽及粟米)佔其農作物的總種植面積,上升至29%,比2003年上升16%。
  • 美國是最大的基因改造農作物生產國,種植面積佔全球59%。其次為阿根廷(20%)、加拿大(6%)、巴西(6%)和中國(5%),總共佔全球耕種面積的96%。

國際消聯的意見調查顯示,消費者關注基因改造食物對健康可能帶來的影響。基因改造技術可選定個別基因從一種生物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這種轉移可在不相關的物種之間發生,與傳統方法完全不同,安全仍有待確定。

而其他備受關注的事情還有企業對食物鏈控制的增加,和基因改造農作物對農民有利等誤導聲稱。

國際消聯要求:

  • 消費者有權自由選擇及獲得正確資料與安全保障。
  • 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及全球政府採納強制性和全面的基因改造食物標籤制度。
  • 確保所有現存的基因改造食物符合國際間的安全指引,通過嚴謹及獨立的安全測試,附有適當標籤,可追溯其來源,基因改造食物的生產商須對環境及健康可能造成的破壞承擔責任。
  • 確保消費者容易購買到不含基因改造成分的食物。
  • 研究建立「無基因改造(GM-free)」種植地區及其保護措施。
  • 引入嚴謹規例預防基因改造品種與傳統及有機農作物品種混雜。

消委會支持在本港盡早推行強制基因食品標籤制度,令消費者可憑標籤選擇合適的食品。

政府於二○○一年向公眾諮詢有關基因改造食物標籤的事宜,亦於二○○三年完成基因改造食物標籤規管影響評估研究,並正積極制訂一套自願標籤指引。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