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茶葉及茶包含鉛及農藥殘餘-《選擇》月刊第387期

  • 2009.01.15

最新的測試發現中國茶葉和茶包樣本中含微量鉛和農藥殘餘。

消費者委員會是次集中測試烏龍和鐵觀音兩類普遍受中國茶愛好者歡迎的品種。

46個樣本包括32款茶葉和14款茶包,購自超市、茶莊和食肆。

除一款茶葉樣本外,其餘樣本的鉛含量都符合國家標準GB2762-2005所定的每千克含5毫克的上限。

超標的樣本為烏龍茶,檢出的鉛含量達到每千克含9.3毫克,購自一海鮮酒家。

在農藥殘餘含量方面,除一個茶包樣本外,其餘都符合國家標準GB2763-2005所定的滴滴涕每千克含0.2毫克的上限。

該鐵觀音茶包的滴滴涕殘餘含量為每千克含0.342毫克。有證據顯示滴滴涕會令實驗動物患癌,但未有足夠證據證實它會令人類患癌。國際癌症研究組織將滴滴涕分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

對於個別中國茶葉的鉛和農藥殘餘含量需要跟進的樣本,食物安全中心已抽取相關樣本化驗,結果滿意。

不過經常飲用中國茶的人士毋須擔心,一般沖泡飲用中國茶受重金屬和農藥污染的程度輕微。

測試將3款含鉛量最高的樣本沖泡30分鐘,結果茶湯的鉛含量最多為每升19微克。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對鉛所訂的暫定每周可容許攝入量,假設所吃的其他食物不含鉛,每天要喝約13升茶才會接近安全界限。

一般人每天喝8杯飲品的分量約為2升,故此正常飲用茶的情況,很難會一天喝下13升之多。

同樣地,3個含有農藥殘餘較多的樣本在沖泡30分鐘後,茶葉釋出到茶湯的農藥殘餘分量輕微,大部分低於化驗所儀器的檢測下限。

消費者應注意均衡飲食,避免因偏食而過量攝入污染物。為進一步減低風險,消費者宜參考一月份《選擇》月刊,選擇含較少污染物的茶葉或茶包,亦應避免進食泡茶後或烹調後的茶葉。

除此以外,可繼續安心享受泡茶之樂。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