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08 年結報告:消費者投訴達四萬新高

  • 2009.01.19

年結報告:消費者投訴達四萬新高

消費者投訴在2008年首次超越4萬宗。

消費者面對物價持續上升和金融危機的一年,消費者委員會共接獲的總投訴數字為42,050宗,比2007年上升9%。

令投訴數字創新高的是大幅攀升的金融服務的投訴,增幅超過10倍,達到9,296宗。其中8,274宗為雷曼迷你債券的個案。

接近年終時,涉及商戶倒閉的投訴增多,較顯著的為旅遊業(特別是甘泉航空破產)和美容院業,總共上升了31%至2,349宗。

盡管前景看似挑戰重重,但最新投訴數字顯示,來年有望不會再出現投訴急升的情況。

主要類別投訴下降

2008年的投訴顯示,部分商品和服務出現消費者購買後不滿意的情況,比上一年減少。

舉例說,涉及電訊業的投訴主要關乎互聯網和流動電話服務,盡管仍有9,759宗且佔投訴榜首,但比2007年卻下降了6%。

同樣地,主要涉及收費電視的廣播服務投訴,亦大幅下降了71%至1,507宗。與過往數年不斷上升,到2007年高達到5,253宗的高峰,成強烈對比。

涉及消費者與服務商之間的合約糾紛和銷售手法投訴減少後,該兩個組別的投訴亦逐步下降。

其他出現顯注減幅的投訴類別包括:電訊器材1,612宗(-4%)、電腦1,102宗(-7%)、衣飾961宗(-5%)。

旅客投訴減少

並非只有本地消費者受惠,遊客的投訴亦減少。

年內的遊客投訴下降了27%至2,065宗,其中1,291宗屬內地旅客投訴。

其中最顯著的跌幅為隨旅行團來港的內地旅客的投訴,下降75%至174宗。

同樣,內地個人遊旅客的投訴亦下降了9%,至1,117宗。

因此,下降趨勢亦可見於較受內地旅客歡迎的商品:手表347宗(-41%)、珠寶首飾203宗(-28%)、攝影器材792宗(-28%)、藥物及中藥397宗(-15%)。

遊客投訴數字減少,是2007年以來推出的一連串保障旅客措施的成效。包括由警方、海關和消委會成立的投訴處理機制;與及旅行團指定購物點提供的6個月退款保證。

加上消委會推出網站「精明消費香港遊」,為內地旅客提供詳盡的購物資訊和建議,與及在港旅遊的有關事宜,有效提供更佳消費保障予訪港旅客。

加快投訴處理程序

面對當前的金融危機,為加快處理投訴,消委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達成協議,涉及在銀行購買金融產品的消費者投訴,將會由有權調查涉金融產品、銀行及金融機構服務的金管局直接處理。

在雷曼兄弟迷你債券投訴方面,截止1月16日,消委會共接獲8,530宗。其中大部分個案已轉交金管局和銀行作跟進。

消委會其後接獲銀行關於477宗個案的回覆,其中280獲解決,當中投訴涉及投資金額由3萬元至150萬元;餘下197宗未能達成和解。

消委會現正審視和挑選個案,供消費者訴訟基金考慮。共有45宗申請訴訟基金的援助,其中3宗撤回,1宗暫緩有待投訴人決定是否繼續進行。

此外,為有效處理因商戶結業而引致的大量投訴,消委會已制定指引,向受影響的市民提供更適切及有效的諮詢服務,故此該類個案的處理手法,將有別於要求和解及索償的投訴個案。

消費者應盡量減少預繳式消費,避免因商戶倒閉而招致損失。

推出食品及日用品格價工作

消委會去年的工作除了《選擇》月刊的定期產品測試和研究,亦推出了一系列4項的格價工作,監察本港零售市場的食品、日用品及汽油價格。

為方便駕駛人士作精明選擇,消委會將於網上汽油格價監察站推出互動計算機將於2月推出。

網上計算機能方便消費者計算各選項,並以價錢高低列出,配合個別消費者在不同油站入汽油和柴油的需要。

格價工作包括:每周比較連鎖超市和其他零售點的價格;每日網上超市價格一覽通;星期一至五的街市行情;與及每周汽油價格和優惠。

以上4項定期價格調查,大大提高各項必需品的價格透明度,並提醒消費者在通脹期間格價的重要。

35周年推廣公平營商

消委會踏入35周年,加上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10周年,今年的其中一個工作重點將會是推廣消費者意識和公平營商手法。

消委會已將立法制定全面營商手法法例的建議提交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局正在積極研究及考慮中。

35周年的一項主要活動為「推廣消費權益,宣揚公平文化」研討會,現已在籌備階段,參與的人士來自本港不同界別,與及國際和內地消費者組織和有關團體的代表。

另一項慶祝活動為標語設計比賽,讓公眾人士參與。其餘的活動包括報章特刊、流動展覽等,亦在籌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