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08 年结报告:消费者投诉达四万新高

  • 2009.01.19

年结报告:消费者投诉达四万新高

消费者投诉在2008年首次超越4万宗。

消费者面对物价持续上升和金融危机的一年,消费者委员会共接获的总投诉数字为42,050宗,比2007年上升9%。

令投诉数字创新高的是大幅攀升的金融服务的投诉,增幅超过10倍,达到9,296宗。其中8,274宗为雷曼迷你债券的个案。

接近年终时,涉及商户倒闭的投诉增多,较显着的为旅游业(特别是甘泉航空破产)和美容院业,总共上升了31%至2,349宗。

尽管前景看似挑战重重,但最新投诉数字显示,来年有望不会再出现投诉急升的情况。

主要类别投诉下降

2008年的投诉显示,部分商品和服务出现消费者购买后不满意的情况,比上一年减少。

举例说,涉及电讯业的投诉主要关乎互联网和流动电话服务,尽管仍有9,759宗且占投诉榜首,但比2007年却下降了6%。

同样地,主要涉及收费电视的广播服务投诉,亦大幅下降了71%至1,507宗。与过往数年不断上升,到2007年高达到5,253宗的高峰,成强烈对比。

涉及消费者与服务商之间的合约纠纷和销售手法投诉减少后,该两个组别的投诉亦逐步下降。

其他出现显注减幅的投诉类别包括:电讯器材1,612宗(-4%)、电脑1,102宗(-7%)、衣饰961宗(-5%)。

旅客投诉减少

并非只有本地消费者受惠,游客的投诉亦减少。

年内的游客投诉下降了27%至2,065宗,其中1,291宗属内地旅客投诉。

其中最显着的跌幅为随旅行团来港的内地旅客的投诉,下降75%至174宗。

同样,内地个人游旅客的投诉亦下降了9%,至1,117宗。

因此,下降趋势亦可见于较受内地旅客欢迎的商品:手錶347宗(-41%)、珠宝首饰203宗(-28%)、摄影器材792宗(-28%)、药物及中药397宗(-15%)。

游客投诉数字减少,是2007年以来推出的一连串保障旅客措施的成效。包括由警方、海关和消委会成立的投诉处理机制;与及旅行团指定购物点提供的6个月退款保证。

加上消委会推出网站「精明消费香港游」,为内地旅客提供详尽的购物资讯和建议,与及在港旅游的有关事宜,有效提供更佳消费保障予访港旅客。

加快投诉处理程序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为加快处理投诉,消委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达成协议,涉及在银行购买金融产品的消费者投诉,将会由有权调查涉金融产品、银行及金融机构服务的金管局直接处理。

在雷曼兄弟迷你债券投诉方面,截止1月16日,消委会共接获8,530宗。其中大部份个案已转交金管局和银行作跟进。

消委会其后接获银行关于477宗个案的回覆,其中280获解决,当中投诉涉及投资金额由3万元至150万元;馀下197宗未能达成和解。

消委会现正审视和挑选个案,供消费者诉讼基金考虑。共有45宗申请诉讼基金的援助,其中3宗撤回,1宗暂缓有待投诉人决定是否继续进行。

此外,为有效处理因商户结业而引致的大量投诉,消委会已制定指引,向受影响的市民提供更适切及有效的谘询服务,故此该类个案的处理手法,将有别于要求和解及索偿的投诉个案。

消费者应尽量减少预缴式消费,避免因商户倒闭而招致损失。

推出食品及日用品格价工作

消委会去年的工作除了《选择》月刊的定期产品测试和研究,亦推出了一系列4项的格价工作,监察本港零售市场的食品、日用品及汽油价格。

为方便驾驶人士作精明选择,消委会将于网上汽油格价监察站推出互动计算机将于2月推出。

网上计算机能方便消费者计算各选项,并以价钱高低列出,配合个别消费者在不同油站入汽油和柴油的需要。

格价工作包括:每周比较连锁超市和其他零售点的价格;每日网上超市价格一览通;星期一至五的街市行情;与及每周汽油价格和优惠。

以上4项定期价格调查,大大提高各项必需品的价格透明度,并提醒消费者在通胀期间格价的重要。

35周年推广公平营商

消委会踏入35周年,加上消费文化考察报告奖10周年,今年的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将会是推广消费者意识和公平营商手法。

消委会已将立法制定全面营商手法法例的建议提交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局正在积极研究及考虑中。

35周年的一项主要活动为「推广消费权益,宣扬公平文化」研讨会,现已在筹备阶段,参与的人士来自本港不同界别,与及国际和内地消费者组织和有关团体的代表。

另一项庆祝活动为标语设计比赛,让公众人士参与。其馀的活动包括报章特刊、流动展览等,亦在筹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