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瓶裝水必定純淨衞生,但如將它們進行化合物和微生物檢測的話,結果會如何?
炎夏將至,消費者委員會進行了40款瓶裝水的大型測試,包括11款蒸餾水、4款礦物質飲品和25 款天然礦泉水。
測試主要檢定有否含有無機化合物、重金屬、除害劑污染物、消毒劑殘餘,與及微生物質素。測試結果主要發現:
第一,8款天然礦泉水發現含菌,異養菌平皿計數介乎每毫升2個至550個菌落。異養菌平皿計數檢測的微生物菌譜範圍廣泛,包括細菌和真菌,有可能在自然環境的水源中存在。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異養菌平皿計數不能直接顯示致病菌的存在,但可作為水處理或消毒操作監測的指示菌,應盡可能保持在低水平。
世衞的《飲用水水質準則》和食品法典委員會的《天然礦泉水標準》均沒有設定異養菌平皿計數的限值;而本港的《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補充資料》,亦沒有包括瓶裝水的異養菌平皿計數的準則。
雖然樣本檢出較高的異養菌平皿計數並不直接反映是否含有致病菌,但醫生建議幼童、懷孕婦女、長者和免疫力較差的人士應小心選擇飲用水。如要飲用天然礦泉水,宜先把它煮沸後才飲用。
第二,一款天然礦泉水樣本檢出亞硝酸鹽,含量為每升0.40毫克,超出食品法典委員會的《天然礦泉水標準》所定的含量上限(每升0.1毫克)。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的評估,亞硝酸鹽的每日可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計0-0.07毫克。
以一個重60公斤的成人計,要每天飲用10升以上的上述樣本,攝入的亞硝酸鹽才會超出每日可攝入量。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目前沒有特定法例規管瓶裝水的亞硝酸鹽含量,但所有在港出售的食物須適宜供人食用。
第三,2個天然礦泉水樣本驗出含有銻(一種有毒重金屬),含量為每升0.001毫克,遠低於《天然礦泉水標準》所定的銻含量上限(每升0.005毫克)。
本港的《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為某幾類指明食物的銻含量訂立了最高准許濃度,但瓶裝水並不是其中一類指明的食物。
整體來說,所有樣本都檢測不到除毒劑污染物、消毒劑殘餘和致病菌。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