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須留意,倘若購物是以信用卡每月分期付款的方式簽帳,一旦遇上公司清盤或倒閉,他們有可能需為未交付的貨品或服務,繼續供款直至整筆供款期滿。
消費者委員會發現,這問題於去年接二連三有商戶倒閉結業而陸續浮現。在今年頭半年,消委會共收到54宗牽涉商戶倒閉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投訴,比去年同期 (23宗) 上升超過1.3倍。有消費者投訴,即使因為公司倒閉而未能取得貨品或服務,亦不能終止或暫停按月供款的信用卡簽帳計劃。
兩宗典型個案正好說明消費者要承擔的風險及責任。
一名消費者去年在購買瑜伽健身會籍時,被職員游說簽署三年服務合約,並以信用卡分期付款,以享受較便宜的月費,又獲「保證」公司若倒閉便無須繼續供款。該瑜伽中心在今年年中突告結業,消費者得悉消息後,立刻致電發卡公司,要求取消餘下兩年的分期供款。銀行表示,根據信用分期的條款及細則,已代為墊支整筆款項予商戶,故不可取消餘下分期付款。
另一名消費者在電器店購買一部價值 $17,000的等離子高清電視,並以信用卡分24個月供款;在等候送貨期間,電器店結業,事主隨即向臨時清盤人登記為無抵押債權人,並以書面向信用卡發卡銀行提出取消有關分期供款,該銀行要求他在等候調查結果期間,繼續分期供款。
從上述兩案例顯示,消費者在信用卡分期付款計劃上簽署後,將來未必可以撤回相關條款並終止繳款。不同信用卡簽帳的分期付款計劃的性質、條款不盡相同,但大部分為銀行與客戶的貸款協議,即使日後與貨品或服務提供者出現任何爭議,消費者亦有責任償還全數貸款,而發卡機構則不會負責一切有關產品或服務的事宜。
為減低損失,消委會建議消費者以信用卡分期付款時應留意:
- 避免一次過預繳大筆金額。
- 簽署信用卡分期付款計劃前,必須詳閱分期付款條款。
- 不要輕信推銷員一面之詞。信用卡分期付款計劃意味消費者要分期攤還由財務機構墊支的整筆費用。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