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翼
雞翼雖味美,耐藥性細菌也得防避!
大概每個人的雪櫃中都會有一袋雪藏雞翼,方便用作晚餐加餸、宵夜又或下午茶;而雞翼在派對當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小食。可是當你大快朵頤啃著雞翼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有可能把難纏的耐藥性細菌一併吞下肚?
其實雞翼有可能帶有耐藥性細菌,是因為在飼養雞隻的過程中錯用或濫用抗生素,導致雞隻腸道內的細菌適應藥性,從而變異成對多類抗生素均有耐受性的超級細菌。如果處理雞隻不當,或進食了未經徹底煮熟的受感染雞隻,這些超級細菌便會進入人體,有可能導致我們即使遇上簡單的感染或損傷,都難以醫治。2014年「全球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是「向餐牌上的抗生素說不」,可見此議題早已備受關注。
現代醫學當中,第三代頭孢菌素(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3GC)是一組對付嚴重疾病的重要抗生素。它利用乙內酰胺(β-lactam)干擾細菌細胞壁合成,繼而殺死細菌;但為了抗衡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藥性,細菌的基因有機會突變,生產能分解抗生素的超廣譜乙內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簡稱ESBL),以腸桿菌科細菌如大腸桿菌較常見。一旦細菌發展出上述的機制,便會成為耐藥細菌;如果我們感染對第三代頭孢菌素有耐藥性的細菌,後果隨時不堪設想。
那麼在選購和準備雞翼的時候,有什麼步驟可以預防感染呢?
有機雞翼就是安心之選?
首先,不少人認為選購標示「有機」的雞肉產品更安全;但有機是否真的代表產品含有ESBL耐藥細菌的機會降低?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有機」認證食物只代表它的生產程序獲認證,但食物的最終品質仍然有機會被環境污染、運輸、屠宰過程的衞生情況、包裝是否完整等因素影響。
其次,消費者可能會參考「殘餘抗生素含量」是否符合法例的要求,以判斷雞隻是否能夠安心食用。抗生素殘餘量愈少,不就代表雞隻在飼養的過程服食愈少的抗生素?其實這個說法也不盡準確。因為只要雞隻在屠宰前有足夠的停藥期,體內的大部分抗生素便能有充足時間排出體外,令化驗結果顯示的殘餘抗生素含量降至很低的水平,所以此參考亦不能作準。
徹底煮熟最重要
消費者要注意,雞隻售賣時存放的溫度,可能會影響ESBL耐藥細菌的數量。細菌在室溫環境生長迅速,而冰鮮環境會減慢繁殖速度,於急凍環境則會停止繁殖。但最關鍵的殺菌步驟還是要徹底煮熟雞隻。另外,生熟食物亦要分開處理;處理過雞肉的雙手,以及廚房用具也應徹底清潔,避免交叉感染。
在選購雞肉食材前,記得先參考【482期《選擇》月刊: 測試100款生雞翼及全雞 6成驗出ESBL耐藥細菌】!不好雞翼,偏愛午餐肉、罐頭魚等加工食品?即看《居家健康飲食攻略》小貼士,了解更多。
薯片
少少鹹卜卜脆?健康隱患勿小覷!
嫌雞翼還要煎、炒、煮、炸太麻煩,乾脆食現成的薯條、薯片更方便快捷?原來薯條、薯片等所潛藏的健康隱患,與耐藥細菌不相伯仲!
近年不少測試、研究都發現,大部分經過高溫油炸的食物,特別是馬鈴薯製品,有可能含有會令人類致癌的神經毒性物質丙烯酰胺。食物中的丙烯酰胺是因透過高溫、少水的方式加熱食物,令當中的還原糖和天冬酰胺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那麼為什麼薯類製品含有丙烯酰胺的機會最高?【薯不健康 丙烯酰胺恐怖事件】能為你解開謎團。
消委會在過去測試預先包裝的薯條、薯片、蕃薯片、蔬菜片、藜麥片、粟米脆片、粟米條、蝦片、蝦條、及非預先包裝的薯條、薯塊、薯餅、薯格,發現非預先包裝的樣本丙烯酰胺含量最低和最高相差24倍,而含量最高的樣本比歐盟基準高逾90%;而預先包裝的樣本,丙烯酰胺含量最低和最高相差210倍,含量最高的樣本比歐盟基準高逾250%。測試亦發現,以馬鈴薯為原料的零食,丙烯酰胺含量均偏高,而蝦片、蝦條的丙烯酰胺含量則為最低。
其實想減少攝取丙烯酰胺,在準備烹煮薯仔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項要點:
- 不要將馬鈴薯存放在溫度過低的環境,或在加熱前先讓馬鈴薯回復室溫。
- 在切馬鈴薯時,盡量厚切、粗切,以減少表面面積。
- 先以水灼熟馬鈴薯,然後才煎、炸,以減少馬鈴薯表面的天冬酰胺及還原糖。
- 在可行的情況下,可添加其他材料,代替只用馬鈴薯。
除丙烯酰胺外,零食的脂肪、鈉含量都不容忽視。雖然脂肪、鈉都是維持身體健康的要素,但攝取過多的脂肪、鈉有可能引致超重問題、心血管疾病!
看畢這篇文章,想把手上的薯片丟掉?不如先看【526期《選擇》月刊: 薯片薯條含可致癌物丙烯酰胺 7成粟米脆片蝦片高脂高鈉 】查閱多款常見產品的測試結果,了解相關產品的脂肪、鈉含量,以及更多資訊!
派對除了小食,當然少不了飲料。想揀選一些「低糖」飲品,以減低攝入高糖的罪惡感?「低糖」、「少甜」的碳酸飲品,是否真的較少糖?先看一下免費文章《飲品代糖冷知識:短期助減肥 長期越飲越肥?》才下結論吧!
網購食材
網購食材、外賣服務,有牌照、保證就最好!
辦派對不想太「求其」,不少人會選擇網購高價食材準備大餐,或是訂購到會服務;當中外賣壽司、刺身更是大受歡迎!
在選擇網上商店的時候,若有關網店並沒有實體店,並且售賣《食物業規例》附表2訂明的限制出售食物類別,包括新鮮/冷凍/冷藏肉類、刺身、壽司等,消費者宜先查閱店家是否領有網上銷售限制出售食物許可證,以及許可證上列明可銷售的食物類別是否與網站上售賣的食物類別相符。消費者在下單前亦可參考其他顧客的評價,揀選信譽良好的網店,避免貨到的時候發現質素有異或損壞,變得一場歡喜一場空。特別是在選購鮮肉如牛扒、刺身、生蠔等對運輸過程要求嚴謹的產品,消費者最好要求店家提供適當的保溫包裝及運送設備,以確保到手的食材、食物狀況良好。
想知道更多有關網購食物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本會實測網購送貨的情況,可以參閱【562期《選擇》月刊:平台膠袋收費混亂 想「剔除膠袋」無選擇】及【482期《選擇》月刊: 部分網購鮮貨食品平台許可證展示不清 】。
寄生蟲、重金屬,壽司是否會中伏?
至於幾乎無人不愛的壽司、刺身,食用時亦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魚生的質素,甚至是否帶有寄生蟲;另外,刺身的重金屬,例如甲基汞的含量亦一直備受關注。
消委會過去曾測試31款三文魚及19款吞拿魚。除了1款三文魚化驗後發現實為虹鱒,以及1款標示為藍鰭吞拿魚的刺身實為大眼吞拿魚外,其餘樣本均與餐牌上所標示的相符。另外,本會亦於1個吞拿魚樣本及1個三文魚樣本中發現寄生蟲及蟲卵,但不能確定是否活蟲。不過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的規範,生食的魚肉應該先在零下20°C的環境存放7天,或於零下35°C的環境存放20小時,以殺死可能含有的寄生蟲,大大減低感染人類的風險。
不少人關注刺身中的重金屬含量,雖然全部樣本並未驗出無機砷、鎘或鉛,但大部分樣本均帶有甲基汞。甲基汞具有對人類的發育神經毒性,特別是對胚胎和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影響甚大。研究發現,積聚體內的甲基汞亦需要接近1年才能完全排出體外,所以準備懷孕的婦女應早1年停止食用有機會含有甲基汞的大型魚類。
那麼究竟如何選擇能安心食用的魚生呢?其實未煮熟的魚類或貝殼類海產都屬於高風險食品,除了駭人聽聞的寄生蟲外,亦有機會帶有弧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諾沃克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所以最好還是徹底清洗、煮熟才食用。
當真的難以抵擋壽司的滋味時,可以參考【510期《選擇》月刊:10款吞拿魚刺身甲基汞超出法例標準 2款刺身發現寄生蟲】及【552期《選擇》月刊:健康零食?紫菜任食? 留神高鈉、高脂、高碘、金屬污染物】,揀選安全可靠、信譽良好的餐廳購買享用刺身,以及留意壽司或飯團用紫菜的鈉、脂、碘含量,那便食得有「營」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