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長者足部問題的護理及治療方法

長者足部問題的護理及治療方法

年長人士面對足部不適例如紅腫、發熱或疼痛等,不一定會正視問題,尋找方法紓緩不適,久而久之有可能導致問題惡化。足部問題的成因很多,包括先天和後天因素,例如遺傳性的足部變形、因疾患如糖尿病併發的周邊血管毛病或神經病變引致足部潰瘍或變形,長時間穿着不合適的鞋履則可能影響足部關節或筋鍵等。無論如何,若足部出現問題,都應及早找出根源,對症下藥,接受適當的治療。

糖尿病足

糖尿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是由於周邊神經病變、周邊動脈疾病和足部皮膚病變引致,病徵包括足部感覺減少、雙腳麻痺麻木及出現神經痛等。患者的皮膚逐漸變差,容易破損形成潰瘍,而高血糖更阻礙傷口癒合,所以糖尿病人往往因為細小的傷口演變成為糖尿爛腳。彭先生補充,糖尿病引致的神經病變會使足部排汗的能力減低、足部失去正常感覺和容易受細菌或真菌感染,增加足部受創的風險,而因為足部護理欠妥善和穿着不適當的鞋履所導致的足部變形、生繭及皮膚破損等狀況,都是導致足部出現潰瘍的主要外在成因。

 

糖尿病人一般不容易察覺自己是否有糖尿足,直至足部出現明顯的潰瘍情況。呂醫生表示,糖尿足引致的足部變形有多種,若只是前足或中足變形而病情穩定,不一定需要手術治療,穿着合適的鞋子,包括內襱夠寛闊、鞋面較柔軟及透氣(例如網狀鞋面)的鞋履,以及使用合適的鞋墊,有助減少步行時的腳部磨擦及紓緩壓力點;不過若後足出現變形,例如腳踭潰爛、筋骨受傷,嚴重者會導致骨折,影響平衡力,一般都需要手術治療。

 

彭先生表示,糖尿科醫生會與足病診療師合作,轉介患者至足病診療進行相關檢查,例如檢查腳部神經病變或血管閉塞等,若患者本身有其他足部病理,例如嵌甲、潰瘍等,足病診療師會一併處理。

 

糖尿病患者除要做好血糖管理、定時服藥及覆診外,亦需要定期接受全面的足部檢查,日常的足部護理同樣十分重要,包括:

 

  • 每天觀察雙足是否有破損、水泡、發炎、趾甲內生、小關節腫痛等,一旦發現傷口,必須以紗布覆蓋及找醫生或足病診療師處理。
  • 每天清洗雙腳;如雙腳皮膚乾燥,可塗少量潤膚膏,但要保持足趾間乾爽。
  • 建議改用指甲鋤代替剪刀或利器處理腳甲,避免造成傷口。腳甲邊要保持平直、趾甲兩側不可修圓,以免趾甲內陷。
  • 不建議穿上拖鞋、平底鞋或質料過硬的鞋(例如工業鞋),過硬的鞋容易生硬繭、擦損皮膚,造成潰瘍。
  • 選用的鞋和襪不宜太緊,鞋頭要有足夠的空間,鞋面要柔軟和透氣,鞋的內襱縫線/縫合口要平滑,厚膠底及使用魔術貼的款式較適合。
  • 選用棉質襪子;睡覺時可穿上襪子保暖。
  • 定時找醫生或足病診療師作足部檢查。如發現腳部有損傷、紅、腫、熱、痛或分泌物等,應立即就醫。

 

diabetic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