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總結
是次疫情為個別行業帶來商機,但突如其來的大量訂單對營商者而言是一項挑戰,尤其是小本經營的商戶,應按其人手及貨源穩定性衡量能否承接大量訂單,例如考慮物流運輸、客戶查詢及退款機制等等。商戶若未能按時發貨,亦不適時回應,難免引起消費者不滿。退款手續費則視乎買賣雙方確立交易時,賣方有否清楚訂明相關條款細則,然而,將交易手續費轉嫁予消費者的做法並不理想。
於社交平台進行銷售操作簡易,營運成本不高,可謂「人人可以做店主」。然而,有騙徒會假借銷售為名開設社交帳號,卻沒有供貨的意圖,收款後逃之夭夭,此類行為有機會構成欺詐或行騙等刑事罪行,本會會因應情況將此類個案彙轉警方調查。另一方面,如商戶在接受付款時,沒有合理理由相信它能在指明的時間內交付有關貨品,便可能觸犯不當地接受付款的罪行;商戶即使是經社交平台銷售貨品,就產品資料及銷售所作出的陳述,都必須清晰及正確無誤地提供,否則有機會觸犯《商品說明條例》,本會會因應情況將此類個案彙轉海關調查。
警方呼籲市民選用可靠及有信譽的網上商戶,本會亦提醒消費者經社交平台購物時,要特別注意賣方有否列明具體的營商地址及聯絡方法。如貨款只經由個人戶口收取,一旦發生爭議,消費者難以自行追蹤貨款下落,只可以交由執法部門進行調查,討回貨款相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