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
11個停車場沒有在入口及外圍展示時租收費
駕駛者選擇時租停車場,除考慮位置是否方便外,收費絕對是重要的考慮因素。調查發現,即使於同一地區,停車場的收費差異也頗大,因此停車場有責任在駕駛者進入其停車場前,清晰地展示其收費及計算方法(例如以每小時或每半小時計)。
11個停車場沒有在其外圍展示時租收費,分別是「林士街多層停車場」(#2)、「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3)、「皇室堡」(#8)、「黃埔天地五期」(#21)、「又一城」(#23)、「樂富街市」(#24)、「黃大仙中心北館」(#25)、「德福廣場1期」(#29)、「如心廣場」(#33)、「青衣城」(#36)及「禾輋S場停車場」(#40),資訊透明度極需改善。
此外,21個停車場的收費標示字體細小及/或擺放位置不佳,駕駛者在其座駕上或難以清楚閱讀或理解有關停車場的收費及/或計算方法。
是次調查的停車場中,有12個於任何時間及日子泊車都劃一收費,包括「長江集團中心」(#1)、「Fashion Walk」(#4)、「利園二期」(#5)、「禮頓中心」(#6)、「太古城中心」(#10)、「中港城」(#12)、「華懋廣場」(#13)、「始創中心」(#20)、「又一城」(#23)、「淘大商場」(#26)、「德福廣場1期」(#29)及「青衣城」(#36)。
- 「淘大商場」(#26) 於入閘口展示使用條款及收費標示,惟字體細小,駕駛者難以閱讀。
- 「悅來坊」(#34) 於入口顯示收費,但關鍵字眼細小,而燈箱光線太亮,駕駛者難以看清及理解不同數字代表甚麼。
- 「世貿中心」(#9)於入口標示時租$10作招徠,惟收費只適用於星期一至五晚上11時至翌日早上8時,但相關字體細小,駕駛者難以留意收費細節,停車場亦沒有在其他位置展示一般時段的收費。
- 「時代廣場」(#7)停車場外只有一個名為「時租泊車費」的告示牌列出各時段的收費,收費皆以每半小時計,但「每半小時」的字體比其他資料份外細小,駕駛者難以留意此重要資訊。
- 本會於4月實地考察時,「HomeSquare」(#38)於場外和入口都沒有收費標示,到5月尾則發現於入口加設了時租收費標示,但數字旁的字體細小,難以看清。
- 「希爾頓中心」(#37)標示時租收費約$19,惟適用日子(星期一至五)的字體相對較細,亦沒有標明星期六日及假期的收費,收費清晰度有待改善。
- 「始創中心」(#20)於入口位置標示收費$20,惟「半小時」的字體細小,駕駛者難以察覺,大有機會誤會$20為每小時計算而須支付雙倍泊車費。
7個停車場深夜至凌晨收費低至每小時$8
有些停車場於不同日子或時段有不同收費,例如週一至五的收費與週末不同,駕駛者要仔細留意不同收費的適用日子和時間,避免不必要的誤會。7個停車場設有分段收費,通常於深夜及凌晨時段收費較低,例如2300-0700、2300-0800或2300-1800,例如「海運大廈」(#15)2300-0700每小時$8,對比0700-2300每小時$26,不同時段的收費相差逾2倍。24個停車場於不同日子有不同收費,當中19個停車場按「週一至五」及「週六日及假期」收費,其餘5個則按「週一至四」及「週五六日及假期」收費,停車場有責任清楚展示不同日子的收費,令駕駛者不會對收費有所誤解。
36個停車場的收費以每小時計算,即使泊車不足一小時亦作一小時計。餘下4個停車場則按每半小時收費,分別是「利園二期」(#5)、「禮頓中心」(#6)、「時代廣場」(#7)及「始創中心」(#20)。若停車場按「每半小時」收費,字體不宜過細,以免駕駛者未能看清,誤會收費是以每小時計算。
註:
平日:星期一至四/星期一至五
假日:星期五至日及假期/星期六日及假期
* 一小時價錢,以半小時為單位
免費泊車優惠資訊是否清晰?
調查發現,34個停車場有提供免費泊車優惠,以吸引駕駛者到有關商場消費。但免費泊車優惠的宣傳海報和單張其實不應只標示最高優惠時數,以消費者的角度而言,獲取優惠的條件和限制等資訊亦十分重要,例如是否須以電子貨幣簽帳、消費金額可否以多張單據合計、何謂免費優惠時段、車輛入閘時間是否有限制、到服務台辦理優惠的時限、不適用商戶名單等。為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和爭拗,有關商場和停車場設定的免費泊車優惠條款越簡單清晰越好。
本會查閱各停車場的免費泊車優惠條款後,認為下列四項較易引起誤會和爭拗,建議消費者在有關商場消費前瞭解清楚,如有疑問,應親自到客戶服務台釐清獲取優惠的條件。
必須以電子貨幣簽帳?
34個有提供免費泊車優惠的停車場中,21個要求有關消費必須以電子貨幣簽帳,其餘13個則沒有列出有關要求。但本會不時收到投訴,表示商場於泊車優惠宣傳刊物中並沒有列明必須為電子貨幣簽帳,涉事商場最終亦拒絕就現金消費提供泊車優惠。本會建議消費者先向商戶及客戶服務處查證才選擇付款方式,以減少不必要的爭拗。
消費金額可否以多張單據合計?
獲取免費泊車優惠一般都要求消費者在有關商場消費,惟消費要求可謂五花八門,包括必須到指定店舖消費、到食肆堂食、為午膳或晚膳、當日到戲院看電影或在指定時段內消費等,例如到「時代廣場」(#7)作任何消費均可免費泊車1小時,到「世貿中心」(#9)的指定食肆作任何消費可免費泊車2小時。其餘停車場的泊車優惠的最低消費金額介乎$100到$1,500,可免費泊車1至6小時。但最低消費金額可否以多張單據合計,各停車場有不同規定。有14個停車場的免費泊車優惠只接受以一張收據計算,19個停車場容許以2張單據合拼計算,3個停車場容許以3張單據合計,只有1個停車場容許以4張單據合計。若有關停車場只接受以一張收據計算,又或消費金額要求較高,例如至少消費$600,應清楚註明此重要規定。
何為免費優惠時段?
34個有提供免費泊車優惠的停車場中,10個停車場列出享有泊車優惠的入閘時間要求和換領優惠時段,提示清晰,包括「皇室堡」(#8)、「世貿中心」(#9)、「太古城中心」(#10)、「樂富街市」(#24)、「黃大仙中心北館」(#25)、「淘大商場」(#26)、「荃新天地」(#31)、「荃灣廣場」(#35)、「HomeSquare」(#38)及「禾輋S場停車場」(#40);16個停車場的泊車優惠告示只標示了一個時間,資料有欠完整;其餘8個停車場沒有就其免費泊車優惠列明任何適用時間,資訊透明度有待改善。
除「時代廣場」(#7)、「中港城」(#12)、「美麗華廣場」(#14)、「黃埔天地五期」(#21)、「德福廣場1期」(#29)及「青衣城」(#36)的免費泊車優惠全日適用及可在任何時間換領優惠,其餘28個停車場的免費泊車優惠分別會就車輛入閘時間、出閘時間及/或換領優惠時間設有限制,若駕駛者未能於指定時段進場及/或辦理手續,即使已達到指定消費金額,亦不會獲得泊車優惠。
撇除午膳及晚膳泊車優惠以及轉乘港鐵優惠,16個停車場的免費泊車優惠訂明車輛最早入場時間分別為早上7時後(2個)、早上8時後(2個)、早上9時後(2個)及早上10時後入閘(10個),但當中3個停車場沒有在任何地方公布對車輛入場時間的規定,分別是「The ONE」(#16)、「朗豪坊」(#17)及「又一城」(#23),駕駛者有機會在不知情下早入場而得不到泊車優惠。
此外,希望獲得免費泊車優惠的駕駛者亦須留意換領優惠的時間。「長江集團中心」(#1)及「美麗華廣場」(#14)的泊車優惠由商戶直接發出,消費者毋須到停車場的客戶服務處換領優惠。11個商場表示全日24小時均有職員辦理泊車優惠。8個商場表示最後換領時間為晚上10時,6個為晚上11時,7個為午夜12時。當中4個停車場〔「MOKO」(#18)、「九龍城廣場」(#22)、「悅來坊」(#34)及「新城市廣場三期」(#39)〕辦理泊車優惠的客戶服務處會在晚上10時、11時或午夜12時停止服務,但上述4個停車場沒有在任何地方標示換領泊車優惠的時限,資訊透明度有待改善。
只接受八達通付款?
調查的所有停車場均接受以八達通付款,當中27個接受多於一種付款方式,若駕駛者的八達通餘額不足,仍可選擇其他付款方式,做法較有彈性和方便。餘下13個只接受八達通付款的停車場,當中5個於停車場外欠缺標示或標示付款方法不清,包括「皇室堡」(#8)、「中港城」(#12)、「奧海城二期」(#19)、「荃新天地」(#31)及「禾輋S場停車場」(#40),駕駛者進入停車場前或未能知悉有關限制。本會認為若停車場只接受八達通付款,有責任在車輛進入停車場前,清楚告知駕駛者有關限制。
若停車場已滿,場外會否提示?
若停車場的泊位已爆滿,有責任在場外及入口位置清楚提示駕駛者,避免駕駛者入閘後支付了泊車費但得不到停泊服務。
調查發現,1個停車場於入口位置設置「FULL」燈箱提示停車場已爆滿。15個停車場會在入口位置顯示車位供應總數,做法更佳。10個停車場會在入口位置顯示各層的剩餘車位數目,駕駛者進場前已知道哪一層較易找到空位,顯示方法最清晰,也方便駕駛者。
14個停車場沒有在場外設置停車場已爆滿的提示,包括「長江集團中心」(#1)、「林士街多層停車場」(#2)、「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3)、「Fashion Walk」(#4)、「禮頓中心」(#6)、「安達中心」(#11)、「華懋廣場」(#13)、「海運大廈」(#15)、「始創中心」(#20)、「淘大商場」(#26)、「MegaBox」(#28)、「如心廣場」(#33)、「希爾頓中心」(#37)及「新城市廣場三期」(#39),但上述停車場經常出現爆滿的情況,讓駕駛者白白花上不少時間等候車位,本會建議上述停車場盡快作出改善。
閘口時間是否準確?
入閘口的時間對於能否成功獲得泊車優惠十分關鍵,而出閘口的時間若比實際時間快,亦有機會令駕駛者多支付1小時的泊車費。為瞭解各停車場的閘機時間是否準確,本會職員到各停車場實地考察,將已預先校正香港天文台標準時間的計時器,與停車場出入閘機屏幕顯示的時間作對比。
結果發現「黃大仙中心北館」停車場(#25)的入閘機時間比天文台的標準時間快1分鐘,10個停車場的入閘機時間比天文台的標準時間慢1至3分鐘,分別是「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3)、「朗豪坊」(#17)、「黃埔天地五期」(#21)、「九龍城廣場」(#22)、「又一城」(#23)、「樂富街市」(#24)、「德福廣場1期」(#29)、「8咪半」(#30)、「新城市廣場三期」(#39)及「禾輋S場停車場」(#40),由於#17、#22、#23、#24、#39及#40的免費泊車優惠都必須在指定時間後入閘,若入閘機時間不準,有機會令「準時」入閘的駕駛者得不到泊車優惠而引起爭端。
不少駕駛者都想盡量利用泊車時間,待到最後一刻才出閘離開停車場。調查發現「禮頓中心」(#6)及「黃大仙中心北館」(#25) 的出閘機顯示時間比天文台的標準時間快1分鐘,選擇到最後一刻才出閘的駕駛者有機會因此而須多支付泊車費,雖然駕駛者應預留多些時間出閘,但上述2個停車場亦有責任確保出閘機的時間準確。「黃大仙中心北館」(#25) 回覆本會指前線員工每天均定時檢查及核實閘機的時間。而「禮頓中心」(#6)則沒有回應。此外,調查亦發現有8個停車場的出閘機顯示時間比天文台的標準時間慢1至2分鐘,或有利駕駛者。
泊車空間是否寬敞?
不少人於網上發放影片或相片,分享他們在「地獄停車場」泊車的不快體驗。本會職員實地調查時,亦發現部分停車場的高度限制令車身較高的車輛不能進入。部分停車場路窄彎多,令實試過程十分驚險。有些泊車位空間較窄,車身較闊的車輛停泊後難以開門。本會因此收集了一些客觀數字,幫助駕駛者揀選較寬敞易泊的停車場。
參考車輛型號 | 闊度(米) | 長度(米) | 高度(米) |
---|---|---|---|
Toyota Camry | 1.84 | 4.89 | 1.46 |
Nissan Serena | 1.74 | 4.77 | 1.87 |
Mercedez-Benz GLE | 2.16 | 4.92 | 1.80 |
BMW X5 | 2.22 | 4.92 | 1.75 |
32個停車場有列出或向本會提供進入停車場車輛的高度限制,高度限制介乎1.7至4.1米,「Fashion Walk」(#4)、「皇室堡」(#8)、「世貿中心」(#9)、「太古城中心」(#10)、「黃埔天地五期」(#21)、「希爾頓中心」(#37)及「禾輋S場停車場」(#40)只容許車身高度為1.7、1.8或1.85米以下的車輛進入,座駕車身較高的人士要特別留意。
本會亦收集了各停車場車位的大約尺寸,車位闊度介乎2.1至2.9米。「悅來坊」(#34) 的泊位最寬闊(2.9米),其次「安達中心」(#11)、「啟德郵輪碼頭」(#27)及「荃灣廣場」(#35) 的泊位亦寬敞(2.6米),到上述4個停車場泊車的人士可較放心。
相反,「林士街多層停車場」(#2)、「皇室堡」(#8)、「華懋廣場」(#13)、「樂富街市」(#24)、「希爾頓中心」(#37)及「禾輋S場停車場」(#40)的泊位十分狹窄,闊度分別只有2.1或2.2米,未能容納上述2款車身較大的車輛停泊,或停泊後亦難以打開車門,自認泊車技術欠佳的司機須要留意。
資訊透明度
是次調查的所有停車場均沒有於其網頁列出停車場的使用條款,而所有停車場都只是把使用條款以非常細小的字體於閘口附近標示,當中包含免責條款,免除停車場的擁有人、管理人及代理人就財物損失、人身傷亡及相關疏忽的一切責任,駕駛者於有關停車場泊車即代表接受自行承擔泊車期間的一切風險,這些免責條款其實對駕駛者非常不利。若停車場打算依賴及執行這些條款去免除自身的責任,就必須於駕駛者進入停車場前,清楚地告知駕駛者這些重要條款的存在。本會建議各停車場把其使用條款列載於其網頁供駕駛者參考。
調查發現,34個有提供免費泊車優惠的停車場都已將相關資料上載於其網頁,駕駛者在出發前可到相關網頁細閱優惠條款和細則。
相反,9個停車場沒有把收費資料上載於其網站,包括「長江集團中心」(#1)、「Fashion Walk」(#4)、「利園二期」(#5)、「禮頓中心」(#6)、「世貿中心」(#9)、「安達中心」(#11)、「淘大商場」(#26)、「8咪半」(#30)、及「如心廣場」(#33),資訊透明度較低,本會建議上述停車場作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