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冷凍粟米比豌豆纖維、維他命A.C 哪款較有「營」?

冷凍粟米比豌豆纖維、維他命A.C  哪款較有「營」?

炒飯通常會加豌豆粒(俗稱青豆),吃快餐時亦有不少人會選擇甜粟米粒做配菜。究竟吃這些冷凍蔬菜粒有益嗎?本會測試了市面上較常見的24款預先包裝冷凍甜粟米粒及豌豆粒樣本。結果發現不同牌子的產品在售價、食用分量、膳食纖維及維他命含量上均有差異。甜粟米粒的每100克售價由$2.3至$20,售價最高及最低的甜粟米粒樣本分別獲4點及3.5點的總評分;而豌豆粒的每100克售價則由$4.4至$15.1不等,售價最高及最低的豌豆粒樣本同獲5點的總評分。

測試結果

金屬污染物

所有樣本沒有檢出霉菌毒素、重金屬砷、汞及銻

金屬天然存在於大自然環境中,也會經人類活動(例如農耕、工業或汽車廢氣等)而產生。因此,食物中有時無可避免含有微量金屬殘餘。

 

3款甜粟米粒及11款豌豆粒樣本檢出微量鉛,檢出量為每公斤0.006毫克至

0.042毫克,鉛含量最高的甜粟米粒及豌豆粒樣本分別是「M&S」(#10)及「Woolworths」(#22)。「Meadows」(#1)甜粟米粒樣本檢出微量鎘,檢出量為每公斤0.006毫克。2款甜粟米粒及9款豌豆粒樣本檢出鉻,檢出量為每公斤0.025毫克至0.121毫克,鉻含量最高的甜粟米粒及豌豆粒樣本分別是「EarthBound Farm」(#5)及「Woolworths」(#22)。根據《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的食物分類,冷凍甜粟米粒為將粟米棒去外皮後,從粟米棒上分離的粟米粒,被歸類為「穀物」;豌豆屬普通豆類(多肉種子,succulent seeds),被歸類為「豆莢類蔬菜」。鉛、鎘及鉻的相關含量上限列於表一,全部樣本的檢出量沒有超過香港的上限。

表一:香港的甜粟米及豌豆相關的重金屬標準

膳食纖維

甜粟米粒、豌豆粒含量差異大

膳食纖維是植物中不能為人體所消化的部分,它可促進腸胃健康,幫助排走身體的廢物,有助預防便秘和冠心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Diet,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的資料,兒童每日應攝取年齡加5克總膳食纖維,成人和青少年每日應攝取不少於25克總膳食纖維。

 

24款樣本中,甜粟米粒樣本的平均總膳食纖維含量低於豌豆粒樣本的平均含量,以每100克計,甜粟米粒樣本的總膳食纖維含量由2.13克至4.81克,豌豆粒樣本的總膳食纖維含量則由4.76克至8.42克,當中總膳食纖維含量最高的甜粟米粒及豌豆粒樣本分別是「佳之選」(#8)和「Topvalu」(#19)。以1份蔬菜計算,進食80克的#8及#19,即分別進食了3.8克和6.7克膳食纖維,佔成人和青少年每日應攝取量的15.2%及26.8%。每100克固體食物含有不少於3克的膳食纖維可視為「膳食纖維來源」食物;每100克固體食物含有不少於6克的膳食纖維可視為「高膳食纖維」食物。6款甜粟米粒及5款豌豆粒樣本屬「膳食纖維來源」食物,9款豌豆粒樣本屬「高膳食纖維」食物。

 

圖一 每日應進食最少5份水果及蔬菜

維他命C

豌豆比甜粟米多

維他命C又稱為L-抗壞血酸(L-ascorbic acid),是水溶性的維他命,能幫助傷口癒合,維持關節健康及鐵質的吸收以預防貧血。水果及蔬菜是維他命C的重要來源,攝取維他命C不足可能會導致壞血病,牙肉腫脹及出血和關節疼痛。

 

根據世衞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Vitamin and mineral requirements in human nutrition(Second edition)》的資料,成人及長者的維他命C每日建議營養素攝取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應不少於45毫克,青少年為40毫克,7個月至9歲兒童為30至35毫克,懷孕婦女為55毫克,哺乳期婦女則為70毫克。

 

甜粟米粒樣本的維他命C平均含量低於豌豆粒樣本的平均含量,以每100克計,甜粟米粒樣本的維他命C含量由沒有檢出至6.5毫克,豌豆樣本的含量則由7.9毫克至21毫克,維他命C含量最高的甜粟米粒樣本是「Meadows」(#1),而豌豆粒樣本則是「Woolworths」(#22)及「M&S」(#24)。以1份蔬菜計算,進食80克的#1和#22或#24,即分別進食了5.2毫克和16.8毫克的維他命C,佔世衞的成人及長者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1.6%及37.3%。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維他命C的營養素參考值為100毫克,而每100克固體食物含不少於其營養素參考值30%(即30毫克)屬於「高維他命C」食物;含不少於其營養素參考值15%(即15毫克),屬於「維他命C來源」食物,10款豌豆粒樣本屬這類別。

儲存溫度及烹煮方法 影響蔬菜的維他命C含量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2013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維他命C高度溶於水中,在熱力、光、有氧及鹼性的環境下不穩定。維他命C易被氧化為脫氫型維他命C,維他命C在人體內以維他命C及脫氫型維他命C兩種形式存在,脫氫型維他命C保持維他命C的生物活性,兩者可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互相轉化。不過脫氫型維他命C若被進一步氧化而破壞其環狀結構,就會喪失維他命C的活性。

 

根據2016年《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期刊中一篇文獻比較冷藏、急凍及極低溫冷凍蔬果在不同儲存的時間下的維他命C含量,發現儲存溫度愈低,蔬果的維他命C含量下降相對愈少,隨着儲存的時間愈久,蔬果的維他命C含量下降相對愈多。

 

根據2013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tific & Technology Research Volume 2, Issue 11》的《Effect of Heating on Vitamin C Content of Some Selected Vegetables》的資料,烹調蔬菜時間愈長,愈多維他命C被破壞。以豌豆為例,每100毫升新鮮豌豆汁含43.44毫克維他命C,以60℃烹調5分鐘後,每100毫升已煮豌豆汁含38.84毫克維他命C,烹調15分鐘後,維他命C的含量降至28.96毫克。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水果和蔬菜的營養素含量》的資料,除了蔬菜的種類決定維他命C含量外,由於維他命C屬水溶性,不同的烹煮方法亦會影響蔬菜的維他命C含量。以實驗中的西蘭花為例,以最常用的方法炒和焯烹煮,焯菜所流失的維他命C較炒菜多,部分維他命C可能流失到焯菜用的水中;反過來說,炒菜所流失的維他命C雖然較焯菜少,但炒菜用的食油分量一般較焯菜多,因此炒菜的脂肪含量較焯菜多。

 

除了蔬菜,水果是維他命C的主要來源,建議消費者應每次購買適量的水果,不應長時間大量儲存,另外切開的水果應儲存於雪櫃內,並應盡快食用。

 

表三:常見水果的維他命C含量

 

胡蘿蔔素

豌豆普遍含量高於甜粟米

維他命A是脂溶性維他命,是人體需要的少量必需營養素,可維持視覺系統的正常運作;幫助身體生長與發展,以及維持上皮細胞完整性、免疫功能和繁殖。

 

什麼是維他命A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維他命A定義為以食物所含的視黃醇及按視黃醇當量計算的β-胡蘿蔔素(β-carotene)的總和;6微克β-胡蘿蔔素相等於1微克視黃醇當量(Retinol equivalent);維他命A的營養素參考值為800微克視黃醇當量,而每100克固體食物含不少於其營養素參考值30%(即240微克),屬於「高維他命A」食物;含不少於其營養素參考值15%(即120微克),屬於「維他命A來源」食物。

 

豌豆粒樣本的β-胡蘿蔔素平均含量普遍高於甜粟米粒樣本的平均含量,以每100克計,甜粟米粒樣本的β-胡蘿蔔素含量由23.5微克至50.5微克(轉換維他命A分別為3.9微克至8.4微克視黃醇當量),豌豆粒樣本的含量則由233微克至362微克(轉換維他命A分別為38.8微克至60.3微克視黃醇當量),當中β-胡蘿蔔素含量最高的甜粟米粒及豌豆粒樣本分別是「Topvalu」(#7)和「Almaverde Bio」(#20)。以1份蔬菜計算,進食80克的#7及#20,即分別進食了40.4微克和290微克β-胡蘿蔔素,將β-胡蘿蔔素轉換維他命A分別為6.7微克和48微克視黃醇當量,佔男性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表四)的1.1%及8.0%。

 

表四:每手維他命A安全攝入量

含量雖低也應正視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每100克固體食物含不超過40毫克鈉可稱為「很低鈉(或鹽)」;而每100克固體食物含不超過5毫克鈉可稱為「無鈉(或鹽)」。是次測試發現,全部樣本的每100克鈉含量由沒有檢出至13.4毫克,當中20款沒有檢出鈉。雖然粟米粒和豌豆粒樣本的鈉含量很低,但消費者也要注意烹調時應盡量少鹽少醬料,多使用香草代替食鹽,品嚐食物的原味,從而減低鈉的攝入量。

營養標籤標示值和測試結果的差距

根據食安中心《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的規定,預先包裝食品的鈉含量不應高於營養標籤標示值的120%,而維他命C(添加的維他命除外)和膳食纖維含量則不應低於營養標籤標示值的80%。

 

檢測結果發現「Jumbo max」(#9)的鈉含量測試結果(每100克7.22毫克鈉)高於營養標籤標示值(每100克3.7毫克鈉)95%。另「M&S」British Garden Peas(#24)的營養標籤以鹽含量及「<」標示數值,而「M&S」Supersweet Sweetcorn(#10)則以鹽含量標示,相關營養標籤應以鈉含量及實際數值標示。相關的樣本資料已經轉交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跟進。營養標籤的資料錯誤有機會誤導消費者選購不合適的產品,特別是患有長期病患例如高血壓的人士,本會促請生產商及代理商正視及改善問題。

 

圖三

有樣本的營養標籤以鹽含量或/及「<」標示數值,但相關營養標籤應以鈉含量及實際數值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