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分享
個案一:驗眼度數有差距 配戴新眼鏡後視力更模糊
吳小姐到A眼鏡店配新眼鏡。當日,她攜同舊度數紀錄給視光師作參考,並提出她有近視、遠視及散光。視光師拒絕參考舊紀錄,直接為吳小姐作視光檢查。整個視光檢查程序很快便完成,過程中,吳小姐感到視光師態度懶散及敷衍。
配好新眼鏡後,吳小姐試戴眼鏡數星期,惟視力一直不清晰,於是她翻查當日的驗眼紀錄,發現視光師沒有驗到她有散光。吳小姐到B眼鏡店再次驗眼,她形容B店的視光師十分體貼,以不同的儀器為吳小姐檢查眼睛,而且每邊眼睛都會試戴不同度數及散光軸度的鏡片作比較,務求驗眼結果準確。其後,吳小姐對比兩店的驗眼結果,發現兩者很懸殊,A眼鏡店完全驗不到吳小姐有散光。
吳小姐返回A眼鏡店反映不滿,不過店員解釋吳小姐向B店所展示的A店資料是尚未完成分析的數據,不能作準。吳小姐不接受解釋,認為A眼鏡店所配的眼鏡無法為她改善視力,是視光師驗眼結果有誤及處事馬虎所致,最後她尋求本會介入,要求退款。
本會跟進
經本會介入後,A眼鏡店表示會就此個案作出檢討及改善服務質素,並願意以現金方式作退款,吳小姐可親自或授權他人到門市辦理退款手續,投訴得以解決。
個案二:購買變色眼鏡 鏡片變色效果與介紹不符
韓小姐到C眼鏡店選購某品牌的變色鏡片連鏡框,並主動向店員了解其變色的原理。店員向韓小姐展示兩張照片,介紹鏡片在變色前和變色後的分別,並解釋變色後的效果是於紫外光燈照射下所拍攝出來。韓小姐見效果不俗,故購買了一副變色的平光眼鏡。
其後,當韓小姐站在陽光下,發現所購買的眼鏡並沒有如照片所顯示般調節至深棕色效果,而只是變成淺茶色。韓小姐認為C眼鏡店在銷售當中有誤導之嫌,於是作出投訴。店員解釋,該款變色鏡片在陽光下調節為淺棕色是正常的現象,而早前所展示的照片是在紫外光燈照射下的效果,兩者會有不同。韓小姐不接受解釋,並要求退款。C眼鏡店拒絕,因此韓小姐向本會作出投訴。
本會跟進
C眼鏡店向本會解釋,該款變色鏡片是根據光線中紫外線的強弱而變色,猛烈陽光下,鏡片顏色會調節至較深色,陽光柔和則會較淺色。韓小姐不接受此解釋,重申鏡片於陽光下變成淺茶色與商戶照片展示的深棕色相距太遠。本會促請C眼鏡店再次考慮本個案,最終C眼鏡店願意免費重造一對平光染色鏡片或同等價錢以下之鏡片。韓小姐表示會考慮是否接受方案,如若不接受可能會從其他法律途徑再追討,及後韓小姐沒有再聯絡本會,而本會曾多次嘗試聯絡韓小姐均不果。
個案三:配戴防藍光眼鏡感不適 商戶稱蝕本拒退款
張先生到D眼鏡店欲更換眼鏡鏡片。店員提供兩款鏡片給張先生選擇:普通鏡片($228/對)或防藍光鏡片($476/對)。張先生有意選擇防藍光鏡片,於試戴樣板後,感覺不錯,於是決定訂製。
其後,張先生取貨並試戴眼鏡,即時已發現鏡片有反光及鬼影問題,但當時他以為只是適應新鏡片需時,所以繼續配戴;惟兩星期後問題仍然存在,張先生遂返回D眼鏡店反映,並表示當日試戴眼鏡時已有此問題。店員指從來沒有客人投訴鏡片有反光及鬼影,更指樣板因已使用多時,所以才毫不反光,之後建議張先生補錢更換更高質素的防藍光眼鏡,或轉用普通鏡片。
張先生於是要求更換普通鏡片,並退回差價。可是,職員表示為張先生訂製的防藍光眼鏡回收後不可重用,等同蝕本,所以拒絕再退差價。張先生見店員十分堅持,遂向本會尋求協助。
本會跟進
D眼鏡店回覆本會表示不同人對鏡片的要求都不同。經本會調停後,同意當日職員處理手法有改善空間,故願意安排更換鏡片或退回$476。最後,張先生選擇直接退款,事件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