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與收費
攔截功能相若
Android版功能普遍較多
調查的程式普遍可滿足基本攔截垃圾電話的需求。整體而言,各程式提供的攔截功能差異不大,惟鑑於Android與iOS的作業系統架構和應用程式權限不一,Android版本的攔截程式普遍比iOS版本有較多功能,例如前者一般可以攔截無來電顯示的電話、境外來電,以及通訊錄聯絡人以外的來電,相反後者對上述功能的支援相對有限。
除了「小熊來電Call Defender」(#2)與「Truecaller」(#4)的iOS版本,以及「Whoscall」(#5)外,其餘程式皆可讓用戶自訂攔截行為,包括自動掛斷或阻擋垃圾來電、把來電靜音,或是不進行任何動作等。如用戶希望在漫遊時選用其他指定的攔截行為,或是以行業或性質等選取須攔截的來電,#2的Android版本和#3都有相關選項,設置方面較靈活。
另外,由於#2、「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3)與#5都有採用本地非應邀來電回報網站HKJunkCall的電話資料庫,因此該3個程式都嵌入了該資料庫內預設的白名單,即用戶收到由醫院、大學、政府部門等機構的來電時會顯示相關身分提示,以免消費者把該等來電誤作垃圾電話而拒絕接聽。倘若消費者希望手動回報垃圾電話和自訂來電黑名單,調查的5個程式都有涵蓋此功能,但自訂來電白名單則只有#2、#3,以及#5的Android版可做到。
其他攔截功能方面,「CallApp」(#1)、#4和#5的Android版本同時聲稱可標記垃圾短訊和識別即時通訊軟件聯絡人;#5另設導航勿擾模式;#3則在攔截無來電顯示的電話後,可允許5分鐘內再次撥入的無號碼來電。本會提醒,雖然標記短訊和識別通訊軟件聯絡人等功能或有助進一步阻擋垃圾訊息及帶來便利,但背後或需用戶賦予更多權限,例如容許程式查閱手機的所有短訊內容和通知等。該些權限或使銀行等用於確認交易的一次性密碼(one-time password),以至與他人的聊天訊息都可能被攔截程式查看,或帶來一定資訊安全風險。消費者在決定啟用更多功能前,宜先考慮所需權限與程式的功能是否相稱,以及相關程式是否可信等,從而衡量箇中利弊。如對程式獲取權限方面有任何疑問,應向商戶查詢清楚有關用途。
HKJunkCall簡介
HKJunkCall為本地非應邀來電回報網站,負責收集由網民提交的疑似促銷和詐騙電話舉報,並將有關資料分析,整理成垃圾電話清單供攔截程式使用。網站創辦人胡文翰先生表示,公司有權撥打促銷電話,而市民同樣有權選擇不接聽促銷電話。調查中的「小熊來電Call Defender」(#2)、「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3)和「Whoscall」(#5),以及是香港警方的「防騙視伏器」均有參考HKJunkCall的相關數據。HKJunkCall另設白名單,以助市民判別公營機構的來電,免於錯失重要資訊。
網站亦關注各種不良推銷手法、疑似騙案,以及販賣個人資料的行徑等,並將有關訊息放於網站分享。當發現可疑公眾安全問題,網站也會發出警告,同時向傳媒及有關部門通報及提供資料。胡先生稱,垃圾電話清單的整合很大程度依賴來電舉報的多寡,因此呼籲市民多主動提供垃圾來電資料,包括成功辨識的來電,以使分析更準確和資料庫更完善。此外,HKJunkCall強調回報訊息不容許包括號碼持有人的個人資料,網站也有機制防止起底等行徑。
付費服務最高每年可逾千元
移除應用程式並不等於取消訂閱
調查的5個攔截程式除了提供免費攔截服務外,全部另設付費功能,價錢由最低每月$8(#3)至最高每年$1,790(#4)不等,功能方面同樣以Android版本較為多樣。「芝麻來電Jima Caller ID」(#3)收費最低,其付費服務只適用於iOS版本,可選擇訂閱或一次性買斷,前者包括無限額自動更新資料庫以及移除廣告功能,後者為純粹移除廣告。「Truecaller」(#4)的Premium Gold為調查之中收費最高的付費計劃,以Android版本為例,主要功能包括自動更新資料庫、移除廣告、進階來電封鎖、即時通訊支援,以及致電#4的其他用戶時會有特別顯示方式來引起他人注意。然而,若果消費者無必要以此等方式引人注目,可考慮次一級的Premium Connect訂閱計劃,在保留其他附加功能的情況下,收費為每年$199,可節省約9成的訂閱費用。「小熊來電Call Defender」專業版(#2)和「Truecaller」Premium Family(#4)的Android版本也提供共享計劃,容許用戶綁定4至5名親友,或較適合家庭成員分享使用。
撇除「CallApp」(#1)和#3的一次性收費計劃,其餘的付費服務均實行訂閱制且會自動續訂。消費者須緊記,移除應用程式並不等於取消訂閱,用戶如不希望繼續付費,須於訂閱或試用期結束前的指定時間內(通常是24小時前)於App Store或Google Play的相關頁面取消訂閱,以免被平台自動收取下一期費用。
此外,調查又發現當#4的Android版本用戶於瀏覽訂閱計劃時決定不付款,程式會於用戶離開頁面當刻,才提供其他非自動續訂的付費服務予用戶揀選。本會認為商戶應主動及清楚羅列全部自動或非自動續訂的收費計劃,以便消費者能夠一目了然地作出適切的選擇,而非把個別服務計劃隱藏起來,其透明度存在改善空間。
假如用戶決定不付款和離開訂閱頁面,「Truecaller」(#4)方會提供各種非自動續訂的付費服務予用戶揀選,做法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