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实试垃圾电话拦截程式 若要使用要当心!

实试垃圾电话拦截程式  若要使用要当心!

本港的垃圾电话问题猖獗,在面对促销与诈骗电话的双重滋扰下,不少市民感到非常烦厌。为了换取片刻安宁,市民纷纷于智能电话安装拦截程式。本会检视了市面上5款较受欢迎的垃圾电话拦截程式,发现部分程式会把用户的通讯录上载到伺服器供其他用户搜索,有关人士即使从未同意相关做法,其姓名、电邮地址,甚或地址等重要个人资料,仍可被他人一览无遗,消费者要留神!

功能与收费

调查的程式普遍可满足基本拦截垃圾电话的需求。整体而言,各程式提供的拦截功能差异不大,惟鉴于Android与iOS的作业系统架构和应用程式权限不一,Android版本的拦截程式普遍比iOS版本有较多功能,例如前者一般可以拦截无来电显示的电话、境外来电,以及通讯录联络人以外的来电,相反后者对上述功能的支援相对有限。

 

除了「小熊来电Call Defender」(#2)与「Truecaller」(#4)的iOS版本,以及「Whoscall」(#5)外,其余程式皆可让用户自订拦截行为,包括自动挂断或阻挡垃圾来电、把来电静音,或是不进行任何动作等。如用户希望在漫游时选用其他指定的拦截行为,或是以行业或性质等选取须拦截的来电,#2的Android版本和#3都有相关选项,设置方面较灵活。

 

图为「芝麻来电Jima Caller ID」(#3)显示的白名单来电画面。

图为「芝麻来电Jima Caller ID」(#3)显示的白名单来电画面。 

另外,由于#2、「芝麻来电Jima Caller ID」(#3)与#5都有采用本地非应邀来电回报网站HKJunkCall的电话资料库,因此该3个程式都嵌入了该资料库内预设的白名单,即用户收到由医院、大学、政府部门等机构的来电时会显示相关身分提示,以免消费者把该等来电误作垃圾电话而拒绝接听。倘若消费者希望手动回报垃圾电话和自订来电黑名单,调查的5个程式都有涵盖此功能,但自订来电白名单则只有#2、#3,以及#5的Android版可做到。

 

其他拦截功能方面,「CallApp」(#1)、#4和#5的Android版本同时声称可标记垃圾短讯和识别即时通讯软件联络人;#5另设导航勿扰模式;#3则在拦截无来电显示的电话后,可允许5分钟内再次拨入的无号码来电。本会提醒,虽然标记短讯和识别通讯软件联络人等功能或有助进一步阻挡垃圾讯息及带来便利,但背后或需用户赋予更多权限,例如容许程式查阅手机的所有短讯内容和通知等。该些权限或使银行等用于确认交易的一次性密码(one-time password),以至与他人的聊天讯息都可能被拦截程式查看,或带来一定资讯安全风险。消费者在决定启用更多功能前,宜先考虑所需权限与程式的功能是否相称,以及相关程式是否可信等,从而衡量个中利弊。如对程式获取权限方面有任何疑问,应向商户查询清楚有关用途。 

HKJunkCall为本地非应邀来电回报网站,负责收集由网民提交的疑似促销和诈骗电话举报,并将有关资料分析,整理成垃圾电话清单供拦截程式使用。网站创办人胡文翰先生表示,公司有权拨打促销电话,而市民同样有权选择不接听促销电话。调查中的「小熊来电Call Defender」(#2)、「芝麻来电Jima Caller ID」(#3)和「Whoscall」(#5),以及是香港警方的「防骗视伏器」均有参考HKJunkCall的相关数据。HKJunkCall另设白名单,以助市民判别公营机构的来电,免于错失重要资讯。

 

网站亦关注各种不良推销手法、疑似骗案,以及贩卖个人资料的行径等,并将有关讯息放于网站分享。当发现可疑公众安全问题,网站也会发出警告,同时向传媒及有关部门通报及提供资料。胡先生称,垃圾电话清单的整合很大程度依赖来电举报的多寡,因此呼吁市民多主动提供垃圾来电资料,包括成功辨识的来电,以使分析更准确和资料库更完善。此外,HKJunkCall强调回报讯息不容许包括号码持有人的个人资料,网站也有机制防止起底等行径。

调查的5个拦截程式除了提供免费拦截服务外,全部另设付费功能,价钱由最低每月$8(#3)至最高每年$1,790(#4)不等,功能方面同样以Android版本较为多样。「芝麻来电Jima Caller ID」(#3)收费最低,其付费服务只适用于iOS版本,可选择订阅或一次性买断,前者包括无限额自动更新资料库以及移除广告功能,后者为纯粹移除广告。「Truecaller」(#4)的Premium Gold为调查之中收费最高的付费计划,以Android版本为例,主要功能包括自动更新资料库、移除广告、进阶来电封锁、即时通讯支援,以及致电#4的其他用户时会有特别显示方式来引起他人注意。然而,若果消费者无必要以此等方式引人注目,可考虑次一级的Premium Connect订阅计划,在保留其他附加功能的情况下,收费为每年$199,可节省约9成的订阅费用。「小熊来电Call Defender」专业版(#2)和「Truecaller」Premium Family(#4)的Android版本也提供共享计划,容许用户绑定4至5名亲友,或较适合家庭成员分享使用。

 

撇除「CallApp」(#1)和#3的一次性收费计划,其余的付费服务均实行订阅制且会自动续订。消费者须紧记,移除应用程式并不等于取消订阅,用户如不希望继续付费,须于订阅或试用期结束前的指定时间内(通常是24小时前)于App Store或Google Play的相关页面取消订阅,以免被平台自动收取下一期费用。

 

此外,调查又发现当#4的Android版本用户于浏览订阅计划时决定不付款,程式会于用户离开页面当刻,才提供其他非自动续订的付费服务予用户拣选。本会认为商户应主动及清楚罗列全部自动或非自动续订的收费计划,以便消费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作出适切的选择,而非把个别服务计划隐藏起来,其透明度存在改善空间。

 

如用户决定不付款和离开订阅页面,「Truecaller」(#4)方会提供各种非自动续订的付费服务予用户拣选,做法欠透明。

假如用户决定不付款和离开订阅页面,「Truecaller」(#4)方会提供各种非自动续订的付费服务予用户拣选,做法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