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視網膜脫落

視網膜脫落主要有三類
1. 裂孔性視網膜脫落(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臨床上最常見的視網膜脫落類型,成因包括上文所述與年齡增長、近視和玻璃體退化有關。當視網膜出現撕裂或穿孔,玻璃體腔的液體透過裂孔進入視網膜後方,導致視網膜脫落。
2. 牽引性視網膜脫落(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由於視網膜前生長了纖維膜或形成疤痕組織,令視網膜受到牽引,從而導致視網膜脫離。情況通常較常見於眼睛內有異常血管增生的患者(例如糖尿眼)。
3. 滲出性視網膜脫落(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較為罕見的類型,例如眼睛內有滲出性血管、腫瘤或嚴重炎症,視網膜後方血管中的液體在沒有裂孔或撕裂的情況下滲入視網膜層之間,導致視網膜脫落。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俗稱糖尿眼)
糖尿病患者出現眼疾的機會比正常人高,例如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當中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較為普遍。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失明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會損害眼球血管內壁,令血液流動減慢並阻塞血管,引致視網膜缺血和缺氧。情况嚴重會引致黃斑水腫和產生脆弱新生血管。這些脆弱的血管容易出血引致纖維組織形成,繼而令玻璃體收縮,引起視網膜穿孔、脫落或牽引性視網膜脫落。
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沒有明顯的病徵,一旦病情進一步影響視網膜,病徵便會開始出現,例如視力模糊、中央視力受損等。病發後期有機會因眼內玻璃體積血及視網膜脫落,導致視力嚴重受損,甚至失明。
治療方面以控制病情為主,以防止惡化,包括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另外,病人或需要接受多種檢查以確定病情,才能決定治療方向,包括激光治療、眼內藥物注射或眼科手術。

視網膜脫落出現前的警號
當視網膜脫落時,常見的症狀包括突然看見大量「飛蚊」、出現「閃光」、視野缺損、眼前出現雲霧遮擋或看見揮之不去的黑影,情況就好像被一幅窗簾布遮蓋着視線一樣。而當視網膜脫落到達黃斑點的位置時,視力便會嚴重下降(見圖3a至3d)。
「飛蚊症」
「飛蚊症」大多是因為眼球內原本透明啫喱狀的玻璃體退化,令部分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分離而釋出水分,網狀結構逐漸瓦解,以致支撐作用減弱;退化後期會發展出玻璃體和視網膜分離,並會產生點狀、環弧形、線條狀等各種形狀的玻璃體混濁物,在明亮的背景下好像看見有蚊子隨着眼睛轉動而飛來飛去,尤其望向藍天或白色的牆會特別容易察覺。
一般緩慢進展的玻璃體退化不太會影響視力,不需要特別的治療。不過,若在退化過程中玻璃體未能完整地與視網膜分離,導致當玻璃體收縮,視網膜被拉扯時便可能會見到「閃光」。少數視網膜血管受到拉扯,會破裂出血,血絲擴散到玻璃體內,造成絲狀甚至雲霧狀的飛蚊現象。嚴重的,可能會在視網膜拉扯處出現裂孔,導致視網膜脫落(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