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2025.04
  • 582期

將心比心!
改善服務讓長者老有所依

將心比心!  
改善服務讓長者老有所依

政府及社會近年積極提出不同方案應對人口老化,從五個範疇推出措施,大力發展銀髮經濟。有關長者的樂齡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擴大;市場亦推出新產品和服務,以滿足長者需要。消委會不時接獲關於長者產品及服務的投訴,包括配合長者出門使用的平安手機在半年後已沒有零件更換、安老院沒有按時為長者餵藥、長者未入住安老院已離世但不獲退還訂金等,涉及不同範疇。本會鼓勵各業界加強服務水平,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多關顧長者及家屬的感受,使長者老有所依,在提升長者生活質素之餘,亦開拓更多商機。

總結及消費提示

為配合長者出門需要,不少平安鐘服務供應商都提供流動裝置,例如手機、手錶,甚至應用程式,讓長者安心出門。然而,如果供應商未能提供合適的維修及支援服務,長者外出時便無法使用這些裝置,違背了服務的原意。本會曾於2024年向沒有參加社會福利署「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安老院照顧人手及住客比例參差。根據《2023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2024616日起安老院的最低人手規定有所提高,本會建議安老院除了應符合規定的人手安排外,亦應加強員工培訓,以確保住客享有穩定和合理的服務。上述的調查中亦發現不少安老院表示如長者於居住期間身故,將不會退回已繳交之月費。本會理解有關收費安排或已列明於條款中,但本會鼓勵業界將心比心,在處理有關問題時盡量提供彈性,此舉亦有助業界建立人性化和關顧人心的形象。

  • 現時有不少平安鐘服務計劃可供選擇,包括傳統室內裝置和流動裝置,消費者可多作比較,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使用平安鐘服務一般需要簽訂合約,消費者應仔細閱讀條款,如果合約內容冗長或字體細小,長者可請家人或可信賴的人協助理解合約條款,並於他們陪同下簽署合約,之後妥善保管相關合約文件。
  • 安排長者入住安老院應先與長者溝通,並盡量讓長者一同挑選安老院。消費者可帶同長者親身前往心儀的安老院視察環境和設施,了解清楚各種收費及入住條款,消費者亦不妨多參觀數間安老院以作比較。入住後亦要多探訪,以觀察安老院的服務質素。每次繳費前,應小心核對各項收費是否準確和合理,並於繳費後保留收據。按金收據應妥善保存以作日後退院結算時的憑據。社會福利署負責安老院的發牌。消費者可在「社署長者資訊網」(www.elderlyinfo.swd.gov.hk)搜尋不同類型安老院資料,以作參考。
  • 除了服務外,消費者亦須特別注意針對長者的貨品銷售。部分商戶會向長者派發免費贈品,例如米、麵食、紙巾等生活用品,吸引長者參與講座,推銷保健食品及產品。其間職員會對長者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建立良好關係,繼而推銷聲稱有益健康但價格不菲的產品或食品,例如酵素、礦石枕頭等。家人應多關心長者日常生活及動向,長者亦宜提高警覺,如對商戶手法及產品存疑,不妨與家人或可信賴人士商討,多聽取不同意見,了解自身需要,作知情選擇,以免墮入消費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