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按摩非人人合適 小心導致受傷-《選擇》月刊第358期

  • 2006.08.15

按摩可令人放鬆和減壓,但亦有可能令人受傷。

由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的30個月內,消費者委員會共收到22宗消費者投訴按摩後受傷、受感染或感到不適。

故此,喜愛按摩的人須留意按摩可能有潛在危險。

按摩時力度過大或過度磨擦都可能令身體受損;不正確的手法可能會引致筋骨受傷或瘀傷。

一般按摩可鬆弛肌肉、舒緩精神緊張、促進血液循環、減低痛楚等。

但有以下情況人士不適宜接受按摩:傳染性皮膚感染、接觸性傳染病、心血管或血管有毛病、靜脈炎、癌症、骨折、骨關節炎、嚴重骨質疏鬆病。

懷孕期頭3個月的婦女應避免按摩腹部、小腿和腳部,太飽或太餓也不適宜。

消費者與按摩師的溝通十分重要,以確保安全。例如按摩師應詢問顧客有否服用薄血丸。

另一方面,顧客向按摩師的反映亦非常重要,突然的痛楚很可能表示有問題出現。消費者應避免突然用力轉動頸椎和腰椎關節,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最後,按摩不能代替定期運動和醫護人士的專業意見。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