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頁顯示
對乳糖不耐症患者或素食者來說,植物奶的出現是天大喜訊!然而,牛奶本身為人體帶來不少營養,植物奶真能完全取而代之?你又知道原來市面上5種常見植物奶的營養成分,也有很大分別嗎?馬上好好認識植物奶吧!
我們每天都在吃膠下肚,不是花膠骨膠,而是塑膠?近年在不同來自海洋的食品裡都能找到微塑膠的蹤影,包括消委會早前調查的食鹽。這種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膠是從哪來,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現在就認識一下!
疫情下,你也成為了山系男女嗎?每週行山抗疫成為習慣。你有否帶備運動能量棒作補給?選購能量棒都有學問?一不留神,分分鐘會致肥、消化不良!
香港的夏天又濕又熱,來一杯冰涼清爽的茶飲,或是香甜軟滑的乳酪、雪糕,絕對是烈日下的小確幸;但當中的糖分對於你的身體來說,又是不是如此「暢快」呢?根據衛生署於2017年的報告,年齡介乎15 - 84歲的香港人有一半屬於超重或肥胖,而其中一個重要成因就是攝取過多游離糖。游離糖是指由製造商、廚師和消費者額外添加的單糖(Monosaccharide)或雙糖(disaccharide),常見的游離糖有蜜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玉米糖漿等。今次就讓我們一起剖析普遍人對糖分的迷思吧:
近年出現不少社交網絡「廚神」,在家中跟著烹調,自己也感覺變成吃得健康的「廚神」徒弟。但挑選食材、調味、烹調方法到醬汁,都要小心暗藏的致癌物。謹記!要避開這5種致癌物!
存量充足:近日市面再現搶購食米,消委會聯絡香港食品委員會,得知該會「曾聯繫相關米業代表,獲確定本港的食米供應穩定,市民無需恐慌搶購」。米業代表指出,根據香港法例,食米是一種儲備商品,受政府監管,本港一向貯存足夠的儲備米糧,可供全港市民十五天食用,另各進口米商一般亦會貯存超過兩星期存貨作售賣之用,總體而言香港現時食米存量約一個月,所以市民實在無需擔心。
農曆新年大家好口福,除了中式盆菜,還有朱古力、薯片和各式甜酥餅卷吃個不停。但小心這些食品都暗藏健康風險,吃的時候一定要適可而止。新一年,消委會為你準備了吃得健康特集,介紹各式應節食品的健康貼士,祝大家新一年人人好口福之餘,還要身體健康,龍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