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購買車CAM着重畫質和錄影範圍 安裝及拍攝時莫犯法例

購買車CAM着重畫質和錄影範圍 安裝及拍攝時莫犯法例

香港人多車多,若行車期間不幸遇上交通意外,又或在泊車期間發生罪案,一部具備良好拍攝功能的行車記錄儀就可發揮作用,其主要功能在於可以長時間無間斷錄影路面情況,當有爭拗或需要追究責任時有證據可循。本會測試12款本港有售的行車記錄儀,售價由$429至$2,280,8款為單一拍攝裝置,4款分前後鏡頭兩個裝置,測試重點比較樣本的拍攝表現,結果顯示部分樣本在光線不足或高速行駛時所拍攝的影像模糊,甚至連前方車牌號碼也無法看清,失卻安裝行車記錄儀的意義。

測試項目及結果

測試由英國消費者組織Which?統籌並於英國郊區進行,當地晚間街燈較少,與本港市區晚間燈火通明的情況有所不同,晚間的測試結果宜只作參考。是次發表的12款本地有售的行車記錄儀樣本分別於本港及英國購買,售價由$429至$2,280,8款(#1、#2、#4、#5、#6、#8、#9及#10)為單一拍攝裝置,安裝在前方擋風玻璃上拍攝車前路面情況,當中#1在同一裝置上亦設有後鏡頭,可同時拍攝車廂內的情況;另外4款(#3、#7、#11及#12)分前後鏡頭兩個裝置,需分別安裝在前方及後方擋風玻璃上,可同時記錄車前及車後的路面情況。

 

按照產品說明書上的指示把樣本安裝於車上,車輛在街道及高速公路上行駛,途中會經過紅綠燈口、迴旋處及停車場。拍攝到的影片及圖片會透過產品所提供的官方軟件在電腦上展示,並由多位專家負責評審。測試項目包括影片質素、聲音質素、影像涵蓋範圍、截圖質素、GPS定位準確度及撞擊感應檔案保護功能。

 

影像清晰度

評審各樣本所拍攝的影片畫面是否清晰、重要資料例如車牌號碼及路牌有否自動對焦。

 

日光
pic A

「Blackvue」DR590W-1CH(#2)、「Mio」MiVue 792 WiFi Pro(#4)、「DDPAI」mini3 32GB(#5)(圖A)及「Viofo」A129 Pro Duo(#7)拍攝的影像清晰,重要資料均自動對焦,表現較佳,獲4.5點評分。

pic B

 

「Motorola」MDC 100(#10)、「IROAD」X5(#11)(圖B)及「Papago!」GoSafe 366(#12)拍攝的影像輪廓模糊,於充足光線下拍攝,影像仍有起格情況,表現遜色,只有2點評分。

低光/晚間
pic C

在低光/晚間環境下所有樣本均表現一般,只有2至3點評分,當中「Motorola」MDC 100(#10)、「IROAD」X5(#11)及「Papago!」GoSafe 366(#12)(圖C)表現較差,影像易受街燈及強光影響,眩光嚴重,只有2點評分。

 

「購買行車記錄儀應以畫質及錄影範圍為首要考慮因素。如果行車記錄儀不能清晰地記錄事故發生經過,就有違安裝的原意,因此,建議購買解像度最少在200萬像素並具備全高清錄影(Full HD,1920 x 1080)的行車記錄儀,以便記錄道路狀況及車牌號碼等重要資料。」香港汽車會表示。

 

是次測試的所有樣本均可進行全高清錄影,當中「Viofo」A129 Pro Duo(#7)的前鏡頭更可以4K錄影,影片解像度最高。

拍得影像細節的可閱讀程度

安裝了測試樣本的車輛先與前方車輛相距50米,然後慢慢移近前方車輛。專家根據客觀資料例如樣本在多遠的距離開始可以閱讀到前方車輛的車牌號碼以及路牌資料,為各樣本作出評分。

 

日光
pic D

「Blackvue」DR590W-1CH(#2)、「HP」f880x(#3)(圖D)、「DDPAI」mini3 32GB(#5)、「Xiaomi」Mi Dash Cam 1S(#6)及「Viofo」A129 Pro Duo(#7)表現較佳,暫停播放時一般可閱讀影片中的車牌號碼及路牌資料,同獲4.5點評分,當中#5及#7的閱讀範圍最廣,達前方15米,而#2、#3及#5的閱讀範圍亦達前方10米。

pic E

「Motorola」MDC 100(#10)拍攝的影像過份柔和,而「Papago!」GoSafe 366(#12)(圖E)的影像則多雜訊,暫停播放時亦難以閱讀片中重要資訊,只得2點評分。

 

低光 / 晚間
pic F

在低光/晚間環境下所有樣本都表現遜色,只有1至3點評分,當中「Blackvue」DR590W-1CH(#2)暫停播放時可閱讀前方5米內的車牌號碼,獲較佳的3點評分。「IROAD」X5(#11)(圖F)及「Papago!」GoSafe 366(#12)在低光/晚間拍攝的影片均難以看清車牌號碼及路牌等細節,只得1點的低評分。

 

高速駕駛時畫面的穩定程度

評審各樣本在高速公路上所拍攝的畫面。

 

「Asus」Reco Smart(#8)、「Motorola」MDC 100(#10)、「IROAD」X5(#11)及「Papago!」GoSafe 366(#12)拍攝的影像有窒格,快速移動的物件影像朦朧,影響畫面可閱讀性,分別只得3或2點評分;其餘8款樣本無論在日光、低光或晚間環境下所拍攝的影像均相對流暢,獲4.5點高評分。

「為確保行車紀錄儀可錄製流暢和不延遲的影像,須注意有關紀錄儀1秒內可錄製的畫面幀數,建議選擇畫面幀數在30fps(幀/秒)或以上的型號。若fps低於30,可能拍不到或拍不清當時的重要的影像。尤其在高速駕駛時,影像清晰度較低,若fps太低,即使暫停播放亦有機會因為影像格數不足而未能捕捉重要資訊。」香港汽車會。

 

是次測試的樣本只有「Motorola」MDC 100(#10)的畫面幀數低於30fps(只有25fps),其餘11款樣本的畫面幀數都在30fps或以上,當中「Blackvue」DR590W-1CH(#2)及「Mio」MiVue 792 WiFi Pro(#4)更達60fps,畫面細緻流暢。

影像涵蓋範圍

比較各樣本的橫向和縱向影像涵蓋範圍,以及範圍末端的影像有否扭曲變形。

 

各樣本的橫向覆蓋範圍介乎70°至130°,縱向覆蓋範圍介乎50°至60°,評審認為#1、#2、#3、#6、#9、#11及#12在影像涵蓋範圍的表現較好,獲4.5點高評分;「Motorola」MDC 100(#10)的橫向覆蓋範圍只有70°,明顯較其他樣本狹窄,只得2點低評分。

「由於交通事故有機會來自不同方向,故行車記錄儀拍攝角度越寬、影片覆蓋範圍越廣越好,轉彎及超車時應做到側向錄影,橫向拍攝範圍達140°會較為理想。」

使用方便程度評分包括日常操作、不阻礙視線、安裝及移除裝置、觀看影片、駕駛時操作及使用說明。

 

「Transcend」DrivePro 550A(#1)以吸盤安裝,角度容易調校,不阻礙視線,操作簡單,屏幕顯示清晰,使用方便程度獲4點高評分。

 

「Viofo」A129 Pro Duo(#7)及「Papago!」GoSafe 366(#12)的前後鏡頭均只提供雙面貼紙固定位置,不方便改變位置或移除,亦無提供快速入門指南(Quick start guide),使用手冊字體細小,在樣本上觀看影片操作繁複,使用方便程度表現較差,只有2.5點低評分。測試期間#12的輕觸式屏幕更經常沒有反應,表現遜色。

 

「IROAD」X5(#11)及「Papago!」GoSafe 366(#12)只可以.jdr格式錄製影片,必須使用其品牌官網下載的播放器播放影片,不支援較常用的Media Player、QuickTime或VLC播放器,傳送影片亦不方便,影片格式限制多。

 

 

評審項目包括樣本是否具備GPS衞星定位、拍照、錄音、車內充電、因應車輛引擎開關而自動啟動錄影裝置、行車時自動關閉屏幕、停泊車輛時感應碰撞及感應鏡頭前有物件移動而自動攝錄等功能。是次測試的所有樣本均具備錄音、因應車輛引擎開關而自動啟動錄影裝置,以及停泊車輛時感應碰撞而自動攝錄功能。

 

 

行車時自動關閉屏幕

「Blackvue」DR590W-1CH(#2)、 DDPAI」mini3 32GB(#5)、「Asus」Reco Smart(#8)、「Thinkwere」F200(#9)及「IROAD」X5(#11)並沒有附設屏幕,用戶必須以WiFi連接流動裝置透過應用程式作設定及觀看影片。其餘7款樣本均附設屏幕,而在行車時均會自動關閉屏幕顯示,避免令駕駛者在駕駛期間分神觀看。

 

附設屏幕的行車記錄儀都具備播放影片功能,屬於視像顯示器,受《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第374A章)所規管,根據規定,能夠播放預錄影像的視象顯示器,不可安裝在駕駛座椅前方的任何地方,同時駕駛者在駕駛時,不可看到視象顯示器的屏幕,以及不可接觸到視象顯示器的按鈕。然而附設屏幕的行車記錄儀都能夠播放預錄影像,駕駛人士一般將它安裝在駕駛座椅前方位置,究竟會否觸犯法例呢?本會曾就此向運輸署查詢,運輸署提醒車主如該行車記錄器能夠播放預錄影像及安裝在駕駛者座椅前面的任何地方、駕駛者在駕駛座椅時可看到(無論是直接看到或是經反射後看到)該視象顯示器部分或全部屏幕的地方或駕駛者在駕駛座椅時可接觸到該視象顯示器的控制器的地方(而該控制器並不屬聲量控制及開關掣),便屬違反《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第374A章)(第37條 - 視象顯示器)的規定。

 

本會認為上述條例對行車記錄儀的合法使用存在灰色地帶,本會呼籲有關部門作出清晰指引,或修改不合時宜或不清晰的條文,讓駕駛者選擇合法和合適的行車記錄儀時有所依據。

 

駕駛者若不幸遇上交通意外並希望即場觀看行車記錄儀所拍攝的片段以釐清事實,建議駕駛者不要於安裝在車上的行車記錄儀直接觀看,可選擇把行車記錄儀先從車上拆下才播放影片,又或透過連接了行車記錄儀的流動裝置播放影片。

 

「Motorola」MDC 100(#10)不支援WiFi連接,須從行車記錄儀的屏幕直接觀看影片或取出記憶卡並於電腦上播放影片。其餘11款行車記錄儀均支援WiFi連接及可透過應用程式播放影片。

 

 

停車模式

若行車記錄儀在泊車期間仍24小時無間斷錄影,會十分耗電,是次測試的所有行車記錄儀均會因應車輛引擎停止運作而自動進入待機狀況,避免不停取用車上電源。但這是否代表行車記錄儀在泊車期間就不能發揮監察功能?

 

全部樣本均設有停車模式,行車記錄儀在待機模式時若感應到車輛受到碰撞,便會立即開機自動錄影,當中#1、#2、#3、#4、#7、#8、#9、#11及#12的停車模式同時具備動態偵測功能,當上述9款行車記錄儀感應到有物件在鏡頭前移動,便會立即開機自動錄影。

 

在停車場或街道上發生了交通事故或罪案,過後經常會有人呼籲車輛停泊在附近的車主提供行車記錄儀的拍攝片段以獲取事發時的影像。是次測試的行車記錄儀樣本中,只有「Asus」Reco Smart(#8)在毋須接駁車輛電池的情況下可以啟動停車模式,其餘11款必須透過專業技師把行車記錄儀直接接駁車輛的電池取電,方可啟動停車模式,否則在泊車期間便不能提供監察功能。

 

當行車記錄儀接駁到車輛的電池後,「Blackvue」DR590W-1CH(#2)、「IROAD」X5(#11)及「Papago!」GoSafe 366(#12)便會自動啟動停車模式,其餘9款必須手動設定,才能開啟停車模式。

香港汽車會建議車主使用行車記錄儀的「停車模式」24小時監察車輛四周情況。雖然開啟停車模式的行車記錄儀一般須直接接駁車輛的電池取電,但行車記錄儀的功率一般不超過10W,相當於閱讀燈的耗電量,故即使開啟了停車模式亦不需要擔心耗電的問題。

 

然而,如果行車紀錄儀安裝不當,有機會影響車輛電池的壽命。若安裝行車記錄儀後發現車輛的耗電量明顯增加,可能是安裝不當所致,建議找專業技師作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