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基因測試預測疾病可靠嗎?

基因測試預測疾病可靠嗎?

基因記載著生物的遺傳資料,與其生長、特徵和健康等息息相關。近年市面出現了不少為病人和一般消費者提供的基因測試服務,例如癌症診斷、營養基因組學測試,甚至用以預測兒童的行為和性格等。價格因應不同測試種類和所包括的項目數量而異,由數百元的一項「鼻咽癌基因定性測試」到接近十萬元的「綜合全健康基因檢測」都有。究竟這些基因測試是如何進行?得出的結果是否可靠?本會邀請了醫護專家簡介基因測試現時較普遍的一些醫學用途和消費者進行測試前需要注意的地方。

基因測試在癌症中的主要應用

將癌症的分子分類

相同的癌症即使病發於同一部位,對各種標靶療法(targeted therapy)和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已由其他傳統病理診斷方法確診患上癌症的人士,需要抽取其腫瘤的組織,研究癌細胞的分子變化,以幫助醫生決定適當的治療方法,這類測試稱為伴隨式診斷(companion diagnostics)。

 

table 2

表二列出一些癌症的伴隨式診斷生物標記。如果患者的腫瘤內並沒有該等生物標記,則相對應的治療/藥物並不適用。醫生處方時還會考慮其他因素,例如癌症分期、替代選擇和身體狀況等。

現時本港市面上亦有公司為消費者提供癌症分子分類基因測試服務,以下是其中一個例子:

「癌症基因檢測:採集腫瘤組織切片或血液樣本……檢測500多個與癌症相關的基因……識別及確認基因變異……配對18種獲FDA批准或實驗性的癌症標靶治療方案」

本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分向一些提供這類服務的公司查詢,獲回覆由於癌症基因檢測會細分不同基因組合,需按個別組合再報價,部分公司又稱,即使沒有醫生轉介,也可安排公司的專業人員為客戶分析報告內容及決定再進行甚麼測試,然而,亦有公司表示其測試結果並非醫療報告。

 

區兆基認為,應由主診的腫瘤科醫生決定進行癌症分子分類測試的細節,以確保基因組合的覆蓋範圍與治療計劃相符,並保證測試的質素和所需時間達滿意的水平。與遺傳性癌症相關的基因數量,現時醫學界普遍認同的數字約為60至70個,綜合列於表三中。他認為,服務供應商聲稱測試超過500個基因或有點誇張,可能連同一個基因的不同突變類型或其他意義未清楚的變體也包括在內。

 

table 3

尋找癌症的遺傳性遺傳變異

如果帶有胚系基因變化的人能夠在患癌症之前發現這種有害的基因變化,便可以預防和及早診斷,或可能避免癌症發生。因此,對於這些人來說,進行基因篩查和密切監視對於早期癌症檢測非常重要。這類遺傳傾向(predisposition)測試,較適合家族中有病史的人士,如檢出帶有該等基因,代表有較高風險患上該病,就可按醫生的建議較頻密地接受相關疾病的預防檢驗,好讓在患病初期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

 

現時本港市面上亦有公司為消費者提供這類遺傳性癌症基因測試服務,以下是其中一個例子:

「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個人或家庭病史的特徵……身體都可能有遺傳性癌症基因。女性74個基因、17項遺傳性癌症;男性79個基因、16項遺傳性癌症,……檢視相關基因……癌症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是TP53……可導致早發性的癌症且同時發生多種部位癌症或肉瘤。……BRCA1和BRCA2基因的遺傳突變與遺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綜合症有關。……另一種產生抑制腫瘤生長的蛋白質的基因是PTEN。該基因的突變……可增加患乳腺癌,甲狀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其他癌症的風險。」

本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分向一些提供這類服務的公司查詢,獲回覆該類檢測的價格約二萬餘元,不需要醫生轉介也可測試,部分公司又稱自設化驗所,只有少部分項目需在外國測試。

 

區兆基指出,預測性測試的結果有可能是「模棱兩可」或「意義不明」的,有機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因此最好預先制定計劃,為得悉結果後作相應安排,這種測試必須由遺傳諮詢顧問或主診醫生提供遺傳諮詢和在醫生臨床督導下進行,而高風險人士須進行全面討論後才決定是否測試,以確保測試的益處大於可能出現的焦慮和歧視。在外地,要成為註冊遺傳諮詢顧問需要有指定的學歷或資歷,例如已獲得遺傳輔導碩士學位或是擁有本科或碩士學位、經驗豐富的註冊護士或助產士,並已接受遺傳輔導及人類遺傳學等認可培訓。而在本港,暫時未見有這方面的註冊制度及指定資歷要求。

在是次研究中,本會亦留意到有公司提供一些基因測試方法作為早期癌症篩查,例如有公司聲稱「應用最新的基因檢測技術來檢測血液中與鼻咽癌相關的人類和EB病毒DNA特徵」及另一公司表示「讀取血中的游離DNA,分析……體細胞突變頻率……偵測超過50種癌症」等等,價錢由$3,000至接近$30,000。究竟甚麼是游離DNA?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偉棋醫生指出,游離DNA是指在細胞外,處於游離狀態的DNA,存在於血液或尿液等不同的體液中。它們是由身體不同的細胞和組織釋放到不同的體液中。腫瘤中的癌細胞亦可釋放它們的DNA到不同的體液中,而血液中的癌細胞DNA則稱為「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帶有癌細胞基因變異的訊號。現有的檢測方法大多採用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分析游離DNA或循環腫瘤DNA,以作癌症測試。而選用這些檢測方法時,需要留意這些檢測有否臨床數據支持。所謂的「未癌先知」,其實是指希望藉這些嶄新的檢測方法,在未有癌症徵狀前,及早診斷和治療,以提高存活率。不過,消費者須留意,以循環腫瘤DNA分析作「未癌先知」,並非所有種類的癌症都有相同的準確度,例如,用於檢測乳癌的靈敏性相對較低。

目前在高風險人群中主要癌症篩查方法是針對肺癌的低劑量CT掃描胸腔篩查、乳房X光檢查和超聲波檢查、宮頸癌篩查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和HPV檢測、結腸直腸癌的隱血檢測和結腸鏡檢查。

 

區兆基指出,現時有不少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究將各種基因測試方法應用在早期的癌症篩查中。不過,到目前為止,不少基因測試方法仍有待通過臨床研究去證明其可靠性,暫時尚未被醫學界確定。這些測試方法的主要問題包括敏感性低(早期無法檢測到癌症)和特異性低(假陽性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