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及外用中藥
針灸
根據中醫學,人體的穴位是經絡氣血匯聚和輸注之地,遍佈全身,而不同的穴位各有其保健功能。以針灸手法適當地刺激穴道可以調理陰陽,扶正祛邪,達致防治疾病的效果。下列是中醫師在治療濕疹時較常採用的穴位,患者閒時亦可按壓,有助改善濕疹症狀。
中醫師取穴時多用「指寸法」:「一寸」同拇指的闊度,「二寸」為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拼合時的橫闊面,「三寸」是食指至尾指的指幅。
風池:風池位於後頸的枕骨下方,左右兩側之凹陷處。其功效為疏風解表、清利頭目、除濕止痕、行氣止痛。此穴主管人體的水分代謝,多按摩可預防水濕滯留,消除水腫。
曲池:曲池的取穴位置為手肘屈曲時橫紋的頂端處,有解熱祛濕、散風止痕、疏通筋絡、調理氣血之用,對治療濕疹等皮膚病功效顯著。
合谷:(此穴有催生作用,孕婦忌用)合谷是人體其中一個最常用且功效多的穴位,位置為虎口之肌肉隆起處,不但能疏風清熱、紓緩疼痛,還可宣通氣血、開關通竅。
血海:血海位於膝蓋內側上二寸,大腿內側肌肉之隆起處。該穴主治血證,能養血袪風,有助消除慢性濕疹等的血虛風燥症狀。
陰陵泉:陰陵泉的位置在膝蓋骨內側的下方凹陷處,於此穴施針或按壓可促進血液循環、驅除胃寒、健脾化濕。
三陰交:(此穴有催生作用,孕婦忌用)三陰交位於內踝尖上三寸,為足部三條陰經的交會處。此穴的功效包括健脾益血、調理肝腎、疏通氣滯,多按壓有助排走身體水濕。
足三里:足三里取穴於膝蓋外側下三寸,能調和氣血、治理脾胃、解鬱保肝、疏風化濕,能幫助緩解體內濕氣。
對於急性濕疹,中醫師亦會在患者的特定穴位刺絡放血,有時配以拔罐幫助排出熱毒和病邪,能收瀉火清熱、消腫止痕、疏通經絡、活血袪瘀之效。放血療法一般只會使針口流出少量血液,療效快且副作用少,對實證熱病尤其見效,惟不適合孕婦、貧血、有出血性疾病、身體較虛弱等人士。
外用中藥
濕疹患者大多會感到皮膚痕癢難當,中藥外洗法和中藥膏等輔助治療可幫助消除痕癢不適,防止病人因搔癢而抓傷皮膚,有助皮膚早日癒合。
外洗
外洗法通常以金銀花、野菊花、馬齒莧、地膚子、白鮮皮、苦參等藥材煎水浸洗患處,具清熱解毒、袪風止痕等功效,能緩解皮膚不適。使用外洗中藥時切忌把藥液煮得過濃,而浸洗時間也不宜過長,每次浸洗保持在10分鐘內為佳,以免刺激皮膚,造成反效果。
芫荽水是流傳已久的濕疹外洗偏方,然而根據《中華本草》記載,芫荽性味辛溫,具透疹作用,有助透發麻疹和水痘,但用於熱盛、皮膚破損嚴重的濕疹反而有機會加重病情,患者使用坊間偏方時應多加謹慎。
中藥膏
紫雲膏是廣為人知的濕疹中藥膏配方,原稱「潤肌膏」,早見於明代醫書《外科正宗》。該藥膏主要成分為紫草和當歸,紫草性寒,能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當歸性溫,可補血活血、改善血虛。此膏有清熱、滋潤皮膚、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之效,適用於皮膚乾燥、滲液較少的慢性濕疹。
黃連膏、苦參膏也常用以紓緩濕疹症狀,主要成分為黃連、黃柏、薑黃、歸尾,以及苦參、黃芩、地膚子等,該兩種藥膏皆能瀉火解毒、消腫止痕,對減輕急性及亞急性濕疹的紅腫灼熱、痕癢不適有一定療效。
惟患者須注意,每個人的體質與用藥忌諱均有不同,例如G6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症)患者切忌使用含黃連、金銀花、牛黃、臘梅花、珍珠末等的中藥方劑,而孕婦則須避用紅花、薏苡仁等藥材。辨證論治為中醫治病的基本法則,消費者若有不適,應適時求診並遵從醫囑服藥,不宜自行調配藥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