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和配對方式
交友和配對方式
主要交友方式
交友應用程式功能眾多,雖然部分項目需要收費,但基本交友功能一般可免費使用,並主要分為以下3種方式:
用戶自行配對後再交談
調查中近8成的交友程式(#1、#2、#5至#9)都以此形式作為主要的交友方法。應用程式會按照用戶的偏好,篩選並顯示其他用戶的個人檔案,當中包含個人資料、相片、興趣等資訊。若用戶互相讚好了對方的個人檔案,即配對成功,雙方便可以展開對話。
用戶互相通話後作出配對意向
「Goodnight」(#3)主要依靠內建的通話系統作出配對。應用程式會按照用戶設定的篩選條件,安排用戶與他人以語音通話數分鐘。通話時限過後,用戶可選擇是否希望與對方繼續保持聯絡,若雙方均表示有興趣,即配對成功,可隨時再與對方通話和發送訊息。
用戶匿名發送和接受對話邀請
「Heymandi」(#4)的交友方式最為簡潔,用戶首先以匿名形式輸入簡短句子作自我介紹,應用程式隨後會按照篩選條件顯示其他人士的簡介,用戶此時可根據個人喜好自行發送及接受對話邀請。在成功交談一段時間後,雙方可自由決定是否於應用程式中交換臉照。
整體而言,用戶一旦與他人成功配對,雙方隨即可以互動和交談,惟部分應用程式的實際操作或稍有不同。以「Bumble」(#1)為例,當兩名異性完成配對後,女性用戶須採取主動向男性用戶發送首個訊息,其後該名男性用戶才可以作出回覆並開始對話;若配對的是兩位同性,則雙方都可主動發送訊息和交談。另外,「SweetRing」(#8)的女性用戶在配對後可自由向男性用戶傳送和檢視訊息,然而男性用戶如欲閱讀訊息和與女性用戶交談,則需訂閱收費服務,限制較多。
篩選條件
全部調查的交友應用程式都設有篩選功能,讓用戶設定喜好條件,在眾多人士之中尋覓理想對象。當中8個(#1至#7、#9)程式免費提供2至6個基本篩選條件,最常見的包括性別、年齡、地域距離、居住地、語言等。而「SweetRing」(#8)提供的免費基本篩選條件則多達16項,其中涵蓋一些較不常見的選項,例如職業、婚史,甚至是年薪以及總資產等。
用戶亦可訂閱付費計劃以使用進階篩選功能。有6個應用程式(#1、#2、#5至#8)都提供進階篩選條件,普遍的選項包括身高、教育程度、交友目的、生育計劃、生活方式等。另外,雖然「Paktor」(#7)在應用程式商店的頁面及網站上提及,其訂閱計劃容許用戶以職業、教育程度、身高、國家,或距離去篩選配對人選,惟本會發現#7的進階篩選條件實際上只額外包括身高與國家兩個選項,與其聲稱不符,消費者須特別留意。
性別和性取向
在時代進步和社會日漸開放的風氣下,性別認同(sexual identity)也不只局限於「男」或「女」這固有框架。「Bumble」(#1)、「Coffee Meets Bagel」(#2)、「Heymandi」(#4)、「OkCupid」(#5)和「Tinder」(#9)共5個交友程式除了「男性」和「女性」外,還有「非二元」、「其他」,或「自訂」等選項讓用戶定義自身性別。非二元性別(non-binary gender)意指超越了傳統以「男性」和「女性」作二元劃分的性別認同,包括但不限於無性別(agender)、流體性別(genderfluid)、泛性別(pangender)、跨性別(transgender)等,較常見於多元社會和群體。另外,撇除「SweetRing」(#8),餘下8個應用程式在配對時都容許用戶選擇不同的性取向,反映大部分的交友程式都能顧及性小眾人士的交友需要。
其他功能
假若用戶與他人配對後對互動過程感到不舒服,甚或不幸被推銷商品、滋擾、辱罵等,全部交友程式皆容許封鎖其他用戶或取消配對。此外,為打擊假帳戶,部分應用程式(#1、#5、#6、#8、#9)亦設用戶自行認證功能,透過對比用戶的個人照片及即時上載的自拍照,以驗證用戶身分真偽。通過認證後,用戶的帳戶會顯示相關標識,以示身分已經核實,從而鼓勵用戶參與認證,增加其個人檔案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