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
營養成分測試
儘管不少消費者都知道臘腸的脂肪和鈉含量不少,但因其十分可口仍禁不住多嚐,特別是冬天蒸熱送飯,更不期然會多進食。為讓消費者進一步了解不同品牌的相關含量,本會進行營養成分測試,將結果與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對比,以評估預先包裝樣本的標籤是否夠準確,同時讓消費者知悉非預先包裝樣本的營養成分及含量。
當中2款預先包裝樣本「光大」本港原味鮮肉臘腸(#13)及「祥德」一級臘腸皇(#14)的包裝上沒有提供營養標籤,因此無從評估其準確度。此外,「皇上皇」富豐臘腸(#12)的營養標籤沒有列出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含量。#14除了沒有營養標籤,也沒有成分表。本會已將該等樣本的資料轉交食物安全中心跟進。
大部分樣本屬於高脂食物
脂肪測試包括總脂肪、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含量。
參考食安中心為幫助消費者選擇較健康的食物所制訂的「購物卡」,如果每100克食物含有超過20克總脂肪的話,便可以視為「高脂」食物,少吃為妙。當中29款樣本檢出的總脂肪含量超過每100克20克(由每100克21.7克至47.0克),屬於高脂食物,只有1款的「好棧」特選三花臘腸(#6)輕微低於每100克20克。
16款預先包裝臘腸樣本檢出的總脂肪含量由每100克19.4克至47.0克;檢出的飽和脂肪含量由每100克6.1克至17.5克。檢出總脂肪含量最高的樣本是「大生海味」三花臘腸(#9),而檢出飽和脂肪含量最高的樣本則是「皇上皇」富豐臘腸(#12),其營養標籤並沒有標示飽和脂肪含量。而#9檢出的總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分別比其營養標籤標示值高出47.8%和40.7%,超出食安中心《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所訂立的20%規管容忍限。然而,亦有部分樣本檢出的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比其標示值低很多,例如「好棧」特選三花臘腸(#6)和「好東西」本港臘腸(#7)的總脂肪分別比標示值低50.9%和49.3%,而該2款樣本的飽和脂肪含量亦分別比其標示值低53.2%和45.4%。雖然總脂肪或飽和脂肪比標示值低並沒有違反法規,但就顯示其營養標籤不能準確地反映產品的實際情況,對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有一定影響。
14款非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的總脂肪含量由每100克21.7克至38.5克;檢出的飽和脂肪含量由每100克5.6克至13.5克。總脂肪含量和飽和脂肪含量最低同樣是「裕和合記」頂級特瘦臘腸(#24),最高則是「聯盛食品市場」本港腊腸(#20)。
參考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成人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之中,不應有超過30%來自脂肪。以一個普通成年人每日攝入2,000千卡能量及進食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計算,每日攝入總脂肪的上限為66.7克。以每日進食3餐計算,即每餐的上限約為22.2克脂肪。假設一餐進食總脂肪含量最高的樣本#9,按其包裝標籤所示的重量計算,每條約重50克,其檢出的總脂肪含量為每100克47.0克,換言之,進食1條樣本#9便會攝入23.5克脂肪,已高於每餐的上限,消費者進食要適可而止。
有1款預先包裝樣本和7款非預先包裝樣本的產品描述有「瘦」字,令人聯想到這些樣本可能含有較少脂肪。雖然這8款聲稱「瘦」的臘腸樣本的總脂肪含量由每100克21.7克至35.9克,總脂肪平均含量為每100克28.5克,比其他22款樣本的總脂肪平均含量每100克33.0克低,但也同樣屬於高脂食物。此外,有1款聲稱「瘦」的臘腸樣本,「安記」加瘦臘腸散裝(#26)的總脂肪含量為每100克35.9克,比沒有聲稱瘦的臘腸樣本的總脂肪平均含量更高。因此,消費者單憑產品上的聲稱或貨架上的描述未必能選購到較低脂肪含量的產品。
此外,有8款預先包裝樣本(#1、#2、#3、#4、#8、#12、#15和#16)檢出反式脂肪,檢出量由每100克0.1克至0.2克。有11款樣本在其營養標籤標示反式脂肪含量為每100克0克或0.0克,《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標示部分營養素所用的單位和數據修整方法內「0」的定義,含有每100克0.3克或以下反式脂肪的食品,可以標示含量為每100克0克。而另1款樣本(#12)因為營養標籤上沒有標示反式脂肪,因此無法比較。
脂肪除了為人體提供能量,在體內亦有多項重要功能,例如運送脂溶性維他命A、D、E及K,以及構成細胞膜等。然而,攝入過量脂肪會增加患上心臟病、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風險,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對心臟健康的影響尤其嚴重,消費者在選擇食物時必須注意脂肪含量,切勿進食過多。
大部分樣本屬於高糖食物
從15款有列出成分表的預先包裝樣本的標籤可見,製作臘腸會添加糖調味。參考食安中心的「購物卡」,如果每100克食物含有超過15克糖,便可以視為「高糖」食物,應該慎選。25款樣本(13款預先包裝和12款非預先包裝)檢出的糖含量超過每100克15克,屬於高糖食物。
16款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的糖含量由每100克8.6克至25.9克。檢出糖含量最低的是「大棧」加拿全天然臘腸(#3),而最高則是「香港榮華」榮華臘腸精選瘦肉臘腸(#8)。其中2款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的糖含量比其營養標籤標示值高出超過20%,分別為「價真棧」真萫頂級鮮肉腸(#11)和「尚品」秘製臘腸皇(#16),當中#11更高出達81.0%。
14款非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的糖含量由每100克14.3克至23.4克。檢出糖含量最低的是「旺角金旺中西藥批發行」本港加瘦三花臘腸(#30),而最高則是「生興臘味雜貨」金牌腸王(#23)。
參考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游離糖的攝取量應少於每日所需能量的10%。以一個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的成年人計算,每日攝取的游離糖應少於50克,若以每日進食3餐計,即是每餐的限量約為16.7克糖。以是次檢出每100克糖含量最高的臘腸樣本#8為例,其檢出的糖含量為每100克25.9克,按其包裝標籤所示的重量計算,進食1條#8便會攝入14.2克糖,佔每餐的糖限量約85%和每日限量的28.4%,若考慮到每餐從其他食物和飲品中都有機會攝取到一定分量的糖,嗜吃臘腸的人除了容易攝取過多脂肪,更會攝取過量的糖。消費者進食高糖食物要適可而止,切勿進食太多而引致肥胖及相關的代謝疾病。
全部樣本屬於高鈉食物
從15款有列出成分表的預先包裝樣本的標籤可見,製作臘腸會添加鹽或含鹽的調味料,然而鹽含有鈉,攝入過量鈉會增加患上高血壓、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參考食安中心的「購物卡」,如果每100克食物含有超過600毫克鈉,便可以視為「高鈉」食物,應該慎選。全部樣本檢出的鈉含量都超過每100克600毫克,屬於高鈉食物。
16款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的鈉含量由每100克1,314.5毫克至1,971.6毫克。檢出鈉含量最低的是「大棧」加拿全天然臘腸(#3),而最高則是「祥德」一級臘腸皇(#14)。其中2款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的鈉含量比其營養標籤標示值高出超過20%,分別為「金御膳」特級臘腸西班牙豬肉(#10)和「價真棧」真萫頂級鮮肉腸(#11),當中#11高出達73.6%。
14款非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的鈉含量由每100克1,258.5毫克至1,969.2毫克。檢出鈉含量最低的是「安記」加瘦臘腸散裝(#26),而最高則是「生興臘味雜貨」金牌腸王(#23)。
消費者進食高鈉食物要適可而止,參考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一般成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若以每日進食3餐計,即是每餐的限量約為667毫克鈉。以是次檢出每100克鈉含量最高的臘腸樣本#14為例,按其包裝標籤所示的重量計算,進食1條#14便會攝入1,029.2毫克鈉,比每餐限量高出約54.3%,並佔每日鈉攝取限量的一半。
添加劑
染色料
本港法例第132H章《食物內染色料規例》訂明哪些染色料可用於食物中,供出售給人食用的食物不得含有並非該規例內准許添加的染色料。
是次測試在6款非預先包裝的樣本中,檢出並非該規例內准許添加的染色料。其中1款檢出紅2G(red 2G),為「旺角金旺中西藥批發行」本港加瘦三花臘腸(#30)。另有5款檢出若丹明B(又稱玫瑰紅,rhodamine B),分別為「金源南北雜貨」臘腸(#22)、「生興臘味雜貨」金牌腸王(#23)、「錦祥號臘味」特瘦鮮肉腸皇(#27)、「鉅利醬園」加瘦腊腸(#28)和「三興隆臘味」加瘦切肉腸(#29)。
紅2G呈淺紅色,能令食物添上桃紅至血紅色,會產生代謝物苯胺(aniline)。2007年7月,歐洲食物安全局根據自1999年發表的動物實驗數據,總結認為苯胺具基因毒性。基於動物及人類對苯胺有類似的代謝作用,因此不能排除其導致人類患癌的風險。有關當局因而撤回歐洲委員會原先就紅2G訂定的每日可攝入量。歐洲委員會於2007年7月26日立法禁止在食物內使用紅2G。本港亦在2008年12月1日起,禁止於食物內使用紅2G。
食安中心在2008年1月公布專項食品調查《辣椒及咖喱調味品中的染色料》,當中發現1款辣椒醬樣本檢出若丹明B,並指出若丹明B可令人出現噁心、嘔吐和尿液變紅等徵狀,但相信用作食物染色的分量,不會對健康構成即時影響。
防腐劑
從15款有列出成分表的預先包裝樣本的標籤可見,製作臘腸會添加硝酸鈉或亞硝酸鈉作為防腐劑,部分產品會用代號E250、E251標示。然而,其中1款樣本表示不加亞硝酸鹽防腐劑,不過其成分表有列出「芹菜粉」,此物質含有一定分量天然存在的硝酸鹽,因此亦有相關作用。
在製作臘味過程中,添加適量的硝酸鈉或亞硝酸鈉能使醃肉具備獨特的顏色和香味,還有防腐抗菌作用,能抑制微生物生長及其孢子的形成。不過,由於硝酸鈉和亞硝酸鈉有可能與肉中的胺類物質產生反應,產生亞硝胺(nitrosamine)這種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因此應避免過量使用,能達到預期效果的用量便已足夠。
本港法例第132BD章《食物內防腐劑規例》規定,出售的食物只可含有於該規例附表一所指明的准許防腐劑及其分量不可超過最高准許含量。在食物分類「非經加熱處理的醃製(包括鹽醃)及脫水加工禽畜及野味碎肉製品」中,亞硝酸鈉和硝酸鈉的含量上限分別為每公斤200毫克和500毫克。
16款預先包裝樣本中,除「好棧」特選三花臘腸(#6)之外,其餘均檢出亞硝酸鈉,含量由每公斤0.7毫克至11.1毫克,而含量最高的是「尚品」秘製臘腸皇(#16)。此外,全部14款非預先包裝樣本檢出亞硝酸鈉,含量由每公斤1.4毫克至21.0毫克,含量最高是「生興臘味雜貨」金牌腸王(#23)。測試中,沒有樣本檢出的亞硝酸鈉含量高於法例限量每公斤200毫克。
另外,全部16款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硝酸鈉,含量由每公斤4.1毫克至135.6毫克,檢出量最高的是「香港榮華」榮華臘腸精選瘦肉臘腸(#8)。全部14款非預先包裝樣本檢出硝酸鈉,含量由每公斤7.3毫克至64.4毫克,檢出量最高是「生興臘味雜貨」金牌腸王(#23)。沒有樣本檢出的硝酸鈉含量高於法例限量每公斤500毫克。
污染物測試
2款樣本檢出塑化劑DBP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是一種可提高塑膠彈性和柔軟程度的化學物質。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食物有可能接觸到塑膠物料而出現塑化劑遷移的情況。由於塑化劑會溶於油性物質中,而臘腸的脂肪含量豐富,因此是次也測試各樣本是否含有某些有害塑化劑。
結果2款預先包裝樣本檢出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分別為「裕華」金牌臘腸(#15)檢出每公斤0.42毫克;「尚品」秘製臘腸皇(#16)檢出每公斤0.66毫克,兩者均高於食安中心行動水平每公斤0.3毫克。
參考歐洲食物安全局(EFSA)為DBP所訂定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每公斤體重0.01毫克,以一個體重60公斤計算,每日攝入DBP的上限為0.6毫克。若以樣本#16計算,進食1條#16便會攝入0.033毫克DBP,該成年人要每日進食18.2條該款樣本才會超出限量,所以對健康的風險應該不高。
大部分樣本檢出小量重金屬鉛
現時食品法典委員會未有就臘腸制訂鉛和砷含量的標準,而本港法例亦未有相關的重金屬限量。對沒有訂明相關上限的食物,食物安全中心會按《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第3AA條進行風險評估,以判斷有關食物所檢出的金屬含量是否對健康構成危險或損害健康及違反相關法例要求。本會參考內地的肉製品標準進行比較。
10款預先包裝樣本檢出鉛,含量由每公斤0.008毫克至0.039毫克;13款非預先包裝樣本檢出鉛,含量由每公斤0.008毫克至0.157毫克。檢出鉛含量最高的樣本是「三興隆臘味」加瘦切肉腸(#29)。如成人長期攝入鉛,可在體內積聚,或會導致貧血、血壓上升和腎臟受損。兒童長期攝入鉛,可引致神經系統和智力受損。
此外,有1款預先包裝樣本「金御膳」特級臘腸西班牙豬肉(#10)檢出砷,含量每公斤0.045毫克。長期從飲用水和食物中攝入砷或會導致癌症和皮膚損傷,而砷亦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關。
所有樣本檢出的鉛或砷含量都沒有超出中國國家標準GB 2762-2022《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有關肉製品的規定。
多環芳香烴 有致癌風險
食物在加熱、烘乾和煙燻過程或受環境污染會產生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s),部分PAHs已證實可能具致癌性,其中苯並[a]芘(benzo[a]pyrene)可作為食物中具可能致癌性PAHs的指標,在高溫烹調帶脂肪的食物中較常見,屬基因致癌物,應盡量避免攝入。由於歐盟並沒有臘腸的法規,本會以歐盟對燻肉的規定作參考,即苯並[a]芘上限為每公斤2.0微克,而4種PAHs(簡稱PAH4)包括苯並[a]芘、苯並[a]蒽(benz(a)anthracene)、苯並[b]熒蒽(benzo(b)fluoranthene)和䓛(又稱稠二萘,chrysene)總和的上限則為每公斤12.0微克。
測試中,沒有樣本檢出苯並[a]芘。2款非預先包裝樣本檢出其他PAHs,得出的PAH4總和分別為「林記臘味家」臘腸王(#21)檢出每公斤7.2微克和「生興臘味雜貨」金牌腸王(#23)每公斤3.1微克。預先包裝樣本則沒有檢出PAHs。